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作为一名每日坚持跑步的运动者,Ultra曾是我两年来的首选智能手表。直到我给了Series 10一次机会——这绝对是个新手错误。


距离我将初代Apple Watch Ultra换成Series 10已近一年,结论很明确:对跑者而言,这绝非值得的升级。

2022年Ultra发布时,恰逢我开始每日跑步。苹果这款硬核智能手表或许超出了我的需求——正如我们的评测所言,它瞄准的是户外探险者这类小众群体。但我仍毅然入手,说服自己Ultra的进阶GPS和实体Action按键能完美适配我的新训练计划。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型号

评测得分

价格

优势定位

Apple Watch Ultra 2

4.5/5

$649.99起

极限运动旗舰

Apple Watch Series 10

4.0/5

$329.00起

轻薄全能选手

Apple Watch SE

4.0/5

$169.00起

入门性价比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我赌对了。 使用Ultra一年后,我发现它不仅是跑步利器,更是全能腕上伴侣。但Ultra的厚重设计(三围1.9×1.7×0.6英寸)明显比前代Series 8(厚度仅0.4英寸)笨重——这为顶级功能腾出空间,却让袖口成了噩梦。

Ultra 2未在此痛点改进,因此初代Ultra始终是我的跑步拍档,直到去年Series 10横空出世。纤薄机身+宽广屏幕的诱惑让我动摇,如今却追悔莫及。 以下是我力劝运动员坚守Ultra的三大硬核理由: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Series 10:纸面赢家的致命短板

表面看,Series 10似乎是Ultra的理想替代品:新增水温传感器,部分配置甚至超越Ultra 2——广角OLED屏、倾斜视角更高亮度、快充升级及常规芯片迭代。

但续航暴露出本质差距:

对我这类非荒野探险者,本不算硬伤。日常佩戴15小时+完成3.5英里跑后,电量通常剩20%-40%。长跑日耗电加剧,但从未彻底断电(马拉松跑者可能有不同体验)。

必须承认:Series 10是大众最佳智能表。 但对运动员而言,功能升级背后藏着致命妥协。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Ultra被低估的三大运动基因

1. 实体按键:运动场景的绝对掌控

跑步时点击Series 10曲面屏控件异常困难,常需多次尝试才能启动健身/音乐应用。而Ultra的实体Action键一键启停训练——这种「无脑操作」的便利性,直到失去才懂珍惜。

2. 平面屏:动态环境的精准交互

Series 10的曲面玻璃在颠簸路况极易误触,Ultra的纯平蓝宝石玻璃屏却能精准响应每次操作。微小差异在实战中成就云泥之别。

3. Modular Ultra表盘:数据控的终极武器
作为苹果迄今
最美观且可定制性最强的表盘,Modular Ultra的红色夜光模式堪称夜跑神器——而Series 10用户与此无缘。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专业运动:被阉割的隐形刚需

Series 10的致命诱惑:我为何抛弃Ultra又跪求回归

Ultra 3:运动员的救赎曙光

今秋我将毫不犹豫回归Ultra 3。传闻中的升级更令人沸腾:

苹果去年仅给Ultra 2换了表带颜色,但据供应链消息,真正改款的Ultra 3将于年底问世——即便尺寸依旧霸气,我也必第一时间入手。

Ultra 3

结论:运动员的血液只认Ultra

Series 10像精致西装,适合办公室与咖啡馆;Ultra则是浸透汗水的战甲,为每一次极限挑战而生。若你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请记住:Ultra的每一克重量,都在守护你的突破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数码   运动员   表盘   实体   曲面   电量   苹果   小时   功能   环境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