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盒马的饮料货架经过,一众五六百毫升的饮料中,很难不关注到一款小瓶饮料:容量只有100毫升,瓶身比旁边的饮料矮半截,拿在手里只比手掌大一点。
但第一次入口的瞬间,或许会冒出一个念头:100毫升还是多了。
图片来源:FBIF
没有一点点防备,被酸得五官拧在一起,被辣得呲牙咧嘴,然后就是酸、辣、甜综合到一起,热意慢慢从胃升腾直冲天灵盖,可能瞬间连瞌睡都没了。当所有的味觉和体感淡去,如果你还想再抿上一口,甚至一口接一口后生出了再买一瓶的念头,那么恭喜你,你成了那波“上头”复购的人。
这款产品名为“HPP姜黄生姜柠檬汁”,仔细看看它的配料表,生姜排在第一,生姜的“亲戚”姜黄位居第四。如果没有尝试,很难理解这款产品怎么就成了爆款。
“HPP姜黄生姜柠檬汁”6月28日上线,一度排在盒马冷藏饮品复购榜首位。[1]8月22日,盒马APP显示,月回头客3000+人、月2万+人已下单、好评率99.1%。
图片来源:盒马APP截图
“HPP姜黄生姜柠檬汁”供应商维果清告诉FBIF,这款产品的月销量,甚至超过了他们在盒马上架了3年的“HPP羽衣甘蓝复合果蔬汁”。它的人气还在持续上升,盒马方面告诉FBIF,这款产品8月环比7月销量翻倍增长。
8月7日,这款产品出现在盒马的十周年开放日活动上,被盒马列入“药食同源”HPP shot产品线。[1]维果清向FBIF介绍,这是他们与盒马合作开发的第一款药食同源单品,未来还会在盒马推出更多shot产品。
这不是维果清第一次盯上生姜。早在6年前,维果清就上线了一款100毫升的“生姜柠檬复合果蔬汁”,这款产品在天猫的销量长期位列品牌内部TOP3,目前天猫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图片来源:维果清天猫旗舰店
杀入这一细分赛道的,不只有维果清。据FBIF不完全统计,2024年底以来,有乐岛、超级早晨、So Acai、SOMESOME等品牌,都推出了“姜味”shot饮。这些产品大致可分为三类,单用生姜的,单用姜黄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超级早晨团队告诉FBIF,截至2025年8月,他们旗下的“生姜柠檬汁”和“不老莓生姜汁”,累计销售100万瓶,月销售额百万元,用户平均复购率达到40%。根据“有乐岛”小红书官方账号和天猫旗舰店公开信息,品牌旗下产品“一口姜黄饮”,入驻了北京、上海的MUJI无印良品门店,今年5月登上明星董洁的直播间,并根据近7日销量与成交金额,在9月2日入选天猫“产地优选特色饮品热销榜”。
图片来源:小红书@SuperMorning超级早晨、@SOMESOME、@yololand有乐岛
生姜也好,姜黄也罢,在饮料行业的配料中,它们都算不上“优等生”。辛辣、刺激,放在菜里当配料都会被称为“刺客”,逃不出被嫌弃挑出的命运;与各类自带甜味或香味的水果相比,更是没什么风味优势。然而,生姜、姜黄shot饮却成了高复购的产品。这样的反差下,FBIF采访了负责对接盒马“HPP姜黄生姜柠檬汁”产品的维果清副总经理叶小兰,试着捋清这一饮料行业“非典型性优等生”的成长之路。
生姜风味在饮料中并不少见,如可口可乐的“生姜+”、安慕希联名盒马推出的限定生姜味酸奶。但如果一款饮料,配料表第一位不是水或者牛乳,而是生姜,又该如何应对?
盒马的“HPP姜黄生姜柠檬汁”,就是这样一款让人“大口喝姜”的饮料。它的配料表只有四种食材:生姜(≥38%)、柠檬(≥38%)、蜂蜜(21%)、姜黄(≥3%)。
图片来源:盒马APP
“HPP姜黄生姜柠檬汁”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24年11月,当时维果清和盒马观察到一个趋势:年轻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马上赢”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药食同源茶饮所在的植物饮料类目,增速为37.64%,成为增长最快的饮品细分赛道。[2]
于是,他们萌生了开发“轻养生”饮品的想法。叶小兰解释,所谓“轻养生”,指的是既主打健康、又能被高频购买的产品定位。在维果清看来,shot饮就是一种合适的形式。
shot饮流行于欧美,它最初指的是“一口闷”的小杯烈酒,后来这个概念延伸到了饮料行业,指代以天然食材制成、浓度高、口感浓烈的小容量饮品。生姜、浆果、绿色蔬菜等,都是欧美shot饮的热门食材。美国果汁品牌Ethan’s创始人曾这样评价shot饮:“消费者想要的,是一种强烈的、让他们几乎立刻感受到效果的产品。”[3]
欧美shot饮;图片来源:New Hope Network
维果清计划开发的shot饮,也要先从食材入手。但在一开始,他们只确定了两种食材:生姜和姜黄。
生姜在欧美shot饮中的“出场率”很高,按叶小兰的话来说,“5款里可能有3款用了生姜”。同时,生姜在国内也有广泛的认知度,它是厨房的常用调料,又有近两千年的药用历史,被认为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4]“在家庭场景中,大部分人都会想到,用生姜去腥,泡点生姜片,它是一个常见于日常养生的食品。”叶小兰表示。
姜黄则契合了当下的“药食同源”趋势。姜黄是一味中药材,同时,它也常被用作香辛料和调味品,是咖喱粉的主要成分。2020年,姜黄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5]姜黄的活性成分“姜黄素”,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炎特性。[6]
图片来源:盒马APP
但一个饮料瓶中,主要原料只有生姜和姜黄,那可能不是饮料。大部分消费者对饮料的第一要求,还是好喝,至少要喝得下去。
所以国外的shot饮会找其他食材当“辅助”。英国品牌MOJU的生姜果汁产品“Ginger Shot”,配料里除了生姜,还有苹果、柠檬和樱桃粉;美国果汁品牌Suja的“Ginger Shot”,为了平衡“姜味”,同时用上了椰子水,以及苹果汁、菠萝汁、橙汁、柠檬汁。饶是如此,它们还是被小红书网友调侃为“白人中药”。
图片来源:MOJU
怎么让这类shot饮不难喝,这是摆在维果清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行业所有品牌面前的问题。
在叶小兰看来,想要消费者高频购买,就要让口感被大众消费者接受,“从我们开发产品的角度来讲,它一定要带给消费者愉悦感”。
最终,生姜和姜黄有了两个“搭子”——柠檬和蜂蜜。叶小兰解释:“柠檬的酸可以缓解生姜的辣,蜂蜜的甜又可以调节柠檬的酸,这款产品综合了辣、酸、甜的属性。”
四种食材确定了,比例却还需要反复调试。为了达到满意的口感,维果清与盒马一同测试、调整了不下十次。粗略估计,从计划开发生姜姜黄shot,到敲定配料表,这一阶段耗费了近半年。做产品是一件“很朴实”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尝试,叶小兰回忆“当时内部试喝都喝到胃酸”。
国内其他品牌所推出的生姜或姜黄shot饮,同样为了提升口感而用上了各种配料,酸甜的果汁在其中高频出现。有乐岛在小红书表示,他们的姜黄饮配方“喝起来像微辣的热带混合果汁”。超级早晨则提供了两种接受程度不同的产品,他们告诉FBIF,“不老莓生姜汁”的刺激指数比“生姜柠檬汁”略低,入口的感觉会更“友好”。
国内部分生姜或姜黄shot饮产品信息;图片来自:FBIF整理
因为生姜是主角,不论哪款,“辣”仍然是一种突出的感觉。如叶小兰所说,“第一口就让你上头,就是辣”。如果还想降低辣度,叶小兰表示,可以用它兑气泡水、橙汁、咖啡等,“DIY的方法非常多,你会发现它是好喝的”。
网友DIY;图片来源:小红书@小红薯_9039、@和平镇老李中餐
除了口感的“辣”,瓶身的“小”,也让这类产品和其他果蔬汁画风不同。
以“HPP姜黄生姜柠檬汁”为例,容量为100毫升,从盒马APP的所售商品来看,HPP果蔬汁大多为300毫升、500毫升、750毫升。
这款产品的一个特点是方便。叶小兰解释,把生姜做成饮料,可以让“吃姜”这件事变得更快捷,“生姜在家(榨汁)是比较难处理的,需要先去皮,再压榨”。
图片来源:盒马APP评论区截图
选择小瓶,则是因为这样的规格更容易随身携带。瓶身的造型改过几个版本,在“矮胖瓶”和“细长瓶”之间摇摆。最终,细长瓶胜出,因为“手感好,携带方便,不占冰箱空间”。叶小兰补充说,这样的设计在日本便利店的功能性饮料中也很常见,50毫升、100毫升的小容量产品,多数都采用细长瓶的设计。
日本的细长瓶;图片来源:Mognavi
欧美市场的shot饮,也服务于类似的需求。英国果汁品牌MOJU从2015年起推出shot饮,其联合创始人Charlie Leet-Cook曾指出:“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但消费者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他们在寻找便利性的产品。”[7]
除了方便,“不容易浪费”也是维果清选择100毫升的原因之一。
在维果清的设想中,“HPP姜黄生姜柠檬汁”更适合在早晨、中午饮用,最好能一次性喝完。但因为这款产品的口感是“刺激性”的,容量就不能设置得过大。他们调研了欧美shot饮的规格,并进行了内部测试,发现100毫升是可以“一口闷”的规格,“如果是更大的容量,基本上是喝不完的”。
叶小兰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维果清的另一款产品“苦瓜苦不苦复合果蔬汁”,入口先感觉到的是“清甜”,所以可以推出300毫升、750毫升这两个相对大容量的规格。
图片来源:盒马APP
其他推出shot饮的品牌显然也考虑到了,多大的规格能让消费者喝完。有乐岛的“一口姜黄饮”一瓶60克,产品名称里的“一口”就体现了这款产品的定位。SOMESOME的“姜黄生姜柠檬饮”只有30毫升,品牌称可以“随时随地,开盖即饮”。So Acai的“生姜柠檬饮”则为50毫升,从而实现品牌所说的“一口或几口快速喝完”。
100毫升的小容量,也与食材本身的特点有关。“HPP姜黄生姜柠檬汁”的定位是“可以每天来一瓶”,其中食材的摄入量,是品牌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叶小兰看来,生姜本身浓度较高,100毫升的容量已经足够满足“轻养生”的需求。另外,姜黄属于中草药,它的“剂量”需要谨慎配比。
维果清根据“药食同源”领域专家的意见,在100毫升的基础上,将姜黄的比例定为3%。叶小兰解释:“姜黄只放3%,而不是更少或更多,因为这个配比可以保证口感,同时达到轻养生的需求,做到日饮无负担。”
图片来源:小红书@3分甜
含糖量也是维果清关注的重点。品牌在调整蜂蜜比例时就已经考虑到,按照100毫升的容量换算,产品的含糖量有限,不会造成负担。产品上市之后,他们翻看了盒马APP和小红书的评论,发现部分消费者认为蜂蜜的比例还可以再减少。这意味着,消费者对“降糖”的需求越来越高。未来,维果清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糖度。
“HPP姜黄生姜柠檬汁”,是维果清和盒马合作开发的第一款“药食同源”shot饮。其实在这款产品上线的6年前,维果清就切入了shot饮的赛道。
2019年,维果清推出了100毫升的“生姜柠檬复合果蔬汁”(后来新包装调整为115毫升),这款产品的配料只有三种:生姜、柠檬、蜂蜜。
图片来源:小红书@维果清VCLEANSE
就像盒马“HPP姜黄生姜柠檬汁”定位在“轻养生”,维果清“生姜柠檬复合果蔬汁”同样是从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切入。开发的过程中,维果清从可能具备抗炎作用的食材中寻找灵感,最终选中了生姜。
2022年,经历居家时期,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生姜柠檬复合果蔬汁”在维果清的电商平台卖到脱销。
如今,维果清“生姜柠檬复合果蔬汁”,仍然是该品牌天猫平台的爆品,销量排在TOP3,复购率40%以上,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
2025年,盒马“HPP姜黄生姜柠檬汁”走红,让shot饮再次被市场验证。“围绕日常养生的需求,开发高频高复购的产品。”维果清这样总结shot饮的开发思路。
维果清之后还会开发更多“药食同源”shot饮,产品的定位仍然是“轻养生”,不仅面向养生意识较强的中年人,也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叶小兰强调:“shot饮是我们的一条主产品线,我们不会往小众的方向走。”
图片来源:小红书@维果清VCLEANSE
某种程度上,轻养生也是其他品牌切入shot饮的出发点。超级早晨团队告诉FBIF,他们的产品面向亚健康人群以及轻养生人群。而So Acai、SOMESOME和有乐岛,本身都是以超级食物为核心的健康食品品牌,推出shot饮显然是服务于其核心消费人群。
为了让shot饮触达更多目标人群,维果清已经实践出了几条方法论。
第一,对于口感,shot饮要做到“适口”。这在“HPP姜黄生姜柠檬汁”的配方设计上已经有所体现。在叶小兰看来,解决了口感的问题,shot饮才可能被复购,“消费者喝下去能接受,不说好不好喝,至少不排斥”。
第二,配料表这种瓶身信息上,shot饮也应该保持“透明”。考虑到如今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成分,“HPP姜黄生姜柠檬汁”的配料表,标注了每种食材的比例。
第三,食材的选择,则要注重“新鲜”。“HPP姜黄生姜柠檬汁”所用的姜黄,不是姜黄粉,而是维果清云南合作基地一年四季供应的鲜姜黄。维果清的另一款shot饮“羽衣甘蓝西芹复合果蔬汁”,同样强调“新鲜”,这款产品已进入Costco,并在瓶身上标注“只用新鲜果蔬,其他没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南京Costco小炸
叶小兰表示,选择新鲜食材,一方面是为了和其他选择姜黄粉的产品形成差异化,另一方面也能发挥HPP工艺的作用。“HPP工艺,为用户提供的价值就是新鲜。”如叶小兰所说,HPP是一种不加热的高压杀菌工艺,和高温杀菌相比,可以更好地保留食物的口感和营养。[8]
未来,维果清开发shot饮,会围绕“新鲜”食材。叶小兰举了个例子,如果他们使用可能“抗氧化”的食材,不一定要像欧美那样选择巴西莓,因为巴西莓原产于亚马逊雨林地区,鲜果不易储存运输[9],在国内较为少见。维果清更倾向于在国内就地取材,“中国人对吃很讲究,中国的食材也很丰富,我们要把更多好的食材挖掘出来,用到shot饮里面去”。
相比欧美,国内的shot饮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SPINS的数据,美国shot饮2024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3亿美元。[10]而国内shot饮的市场规模,目前尚未有公开估值。不过,IMARC Group的报告指出,因为传统养生理念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和快节奏生活的推动,亚太地区的shot饮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年轻群体,希望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让自己更健康。[11]
在叶小兰看来,shot饮会像HPP果汁一样,先在一部分人群中流行,然后逐渐打开市场,通过规模化实现降价,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shot饮主打健康,配料表干净,使用新鲜的食材,它的发展速度可能比想象得更快一些”。
参考来源:
[1] 盒马CEO严筱磊首次公开亮相:复盘十年商品力,新零售变了,2025年8月,南方都市报
[2]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2025年6月,新华网
[3] In the Aisle: Sales of functional shots skyrocket in natural channel,2019年11月, New Hope Network
[4] Effect of Ginger on Inflammatory Diseases,2022年10月,Molecules
[5] 解读《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公告》(2019年 第8号),2020年1月,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
[6]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urcumin in the Inflammatory Diseases: Status, Limit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2021年11月,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7] “People are time poor. Convenience is something they are looking for” Moju co-founder Charlie Leet-Cook on trends in the functional market,2025年5月,Just Drinks
[8]HPP咖啡、HPP卤味零食...13个头部玩家有哪些HPP的新玩法,2025年8月,FBIF食品饮料创新
[9] 多品牌押注,比榴莲贵的“巴西莓”,能成茶饮新顶流吗?,2025年4月,咖门
[10] Poppi lawsuit turns attention and scrutiny to the prebiotic beverage industry,2024年6月,Food Dive
[11] Functional Shots Market Size, Share, Trends and Forecast by Product,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 Region, 2025-2033,IMARC Group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作者:橙子,编辑:Panda,转载请联系出处。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