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糖酒会,白酒厂家的日子是真不好过。

小酒厂花3.8万租了个展位,守了两天,就只加上18个微信,连个正经合作的影子都没有。
大厂家更尴尬,以前都是经销商围着求货,现在倒好,拿着酒主动追着人推销,可经销商跟完成KPI似的,看一眼就走,连停下来谈采购的意愿都没有。
这还不是最糟的,更头疼的是库存问题。

全行业400多万吨的成品酒、半成品酒堆在仓库里,一眼望不到头,跟没人住的空房子一样,压得整个行业喘不过气。
这么多酒,就算全行业不停产,也够卖小一年的,经销商手里的货根本转不动。
连白酒里的扛把子飞天茅台,这次也没扛住。

53度的散瓶批发价,第一次跌破了1700块。
以前巅峰的时候,这酒能卖到快3000,现在近乎腰斩。
到了双十一,直播间里1499的飞天到处都是,以前想抢都抢不到,现在随便看都有。
中秋国庆本来是销售旺季,结果也没起色,经销商之前囤的酒,跟被套牢的房子一样,亏得直心疼。

白酒这边愁云惨雾,被称作“中药茅台”的片仔癀也好不到哪去。
2025年三季度业绩快报一出来,好多人都傻了眼。
前三季度收入74.42亿,比去年少了不少;净利润21.3亿,更是下滑了20%。
要知道,这可是它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16年来第一次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这信号太明显了。

曾经的“神药”现在彻底没了光环。
股价从2021年的473块跌到177块,市值一下就蒸发了2000亿。
双十一的时候更夸张,锭剂价格都倒挂了,打折后593块一粒,比官方指导价低了不少,跟几年前“一粒难求、炒到上千”的样子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更雪上加霜的是,它原材料里的天然牛黄,占了80%的成本,从2023年每公斤50万涨到170万,成本涨得这么快,利润能不跌吗?
其实老登资产会崩盘,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年轻人不陪玩了。

你看现在00后办婚礼,新人手里捧的是奶茶,不是白酒,敬酒环节都省了劝酒那套。
90后、00后对白酒文化本来就不感冒,甚至有点反感,觉得没必要喝那辛辣的东西遭罪。
片仔癀这种以前被当成高端礼品的东西,在年轻人眼里,还不如一双潮鞋、一个盲盒,或者CSGO里的皮肤实在。

本来想,年轻人可能只是暂时不接受,等年纪大了会变,后来发现根本不是,他们打心底里就不认可这种“送礼即价值”的逻辑。
之前李亚鹏花1.8亿买的太湖石,杨紫6900万拍的天珠,在年轻人看来,就是块“破石头”,根本不值那个价。
不是年轻人不懂欣赏,是他们的审美和消费观跟老登不一样了,老登觉得值钱的东西,他们get不到点,毕竟在年轻人眼里,花钱买能带来即时快乐和社交认同的东西,比买块石头摆着靠谱多了。

年轻人有自己的“新登资产”,比如虚拟货币、潮玩、电竞这些。
这些东西老登可能看不懂,觉得是“小孩子玩的”,但年轻人能低成本参与,还能从中找到乐趣和价值认同。
不像老登资产,得靠囤积等着升值,风险高还占钱。
很显然,年轻人更愿意把钱存银行,哪怕利率只有1%,也不想囤那些可能贬值的酒或者中药。

不光白酒、片仔癀,其他老登爱囤的东西也没好下场。
比如普洱茶,以前说“越陈越香”,炒得火热,现在库存超10万吨,价格比巅峰时跌了不少,囤茶的商家好多都快扛不住资金链断裂了。

还有红木家具,大红酸枝、紫檀这些,价格也跌了很多,家具店客流量少得可怜,年轻人更喜欢简约现代的款式,谁还买笨重的红木?
而且现在宏观环境也不帮忙,房地产一直在下行,2025年前9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跌了不少。
老登群体本来就把房子当核心资产,房子不值钱了,他们手里的钱也少了,自然没能力再去炒白酒、片仔癀。

加上消费也在降温,大家更愿意把钱花在刚需上,谁还会买这些非必需的“硬通货”?
如此看来,老登资产的泡沫,本质就是以前炒出来的“共识”碎了。
以前靠“越存越值”“稀缺性”编故事,年轻人信,市场就有人接盘。

现在年轻人不吃这一套,宏观环境又不给力,这些资产只能一步步回归真实价值。
我觉得未来十年二十年,这些老登资产怕是都要进入“失落期”,想再回到以前的风光,难了。
说到底,老登资产这波下跌,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是白酒、片仔癀这些具体资产不行了,加上年轻人不接盘,宏观环境又拖后腿,三重因素叠在一起,泡沫想不破都难。

以前靠炒作的逻辑,现在完全走不通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再想着靠囤这些东西升值,并非明智之举;对于行业来说,要是不跟着年轻人的需求变,继续守着老一套,怕是会越来越难。
毕竟消费的主力已经慢慢变成年轻人,他们不认可的东西,再怎么炒也火不起来。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