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专家: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效显著疗法

中新网5月15日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介绍食养药膳在中医药健康促进方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介绍,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效显著疗法。

王宜称,“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中病情会加重的,病情会在变化的,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还有类风湿性的关节炎、老年畏寒,以及中医所讲的脾胃虚寒的疾病。“夏治”是指夏季这些疾病有所缓慢的时候,趁其缓慢之机辨证施治,这样可以预防冬病的旧病复发,同时也减轻疾病症状。

王宜介绍,常说“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的整体性。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的相应,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也常言讲,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经脉气血运行充盈,而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同时驱赶体内的寒气,调整阴阳,从而可以达到减轻冬季病症的发病频率,或者是彻底的根治疾病的疗效。

王宜表示,为此,我们中医膳养,熟悉的常说的食养、食疗、药膳的施膳原则,强调“食助药力,药助食威”,体现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的理念。通过“冬病夏治”辨证施膳,可以调养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上有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要关注温热性的食物,天气炎热,夏季气温高,但是人体的阳气浮于外,内里又相对虚寒,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我们常说的羊肉、桂圆、韭菜、生姜等,可以温补阳气。

二是注重健脾利湿。夏季暑热,易伤脾胃,宜食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白扁豆、红豆,目的是要维持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三是要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因为天气热、出汗多,易导致水分的丢失和电解质平衡的消耗,应多饮水,更主要的多选择一些水分充足的、微生物丰富的果蔬类食品。

四是因人而异,辨体质施膳,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调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养生   药疗法   中国传统   疗法   特效   中医   专家   健康   阳气   疾病   脾胃   夏季   冬季   水分   药膳   食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