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菜一线城市爆红,10元粉卖到39元,潮流能否撑住漂亮饭热度?

哈喽,大家好,小玖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最近餐饮圈的新顶流广西菜。

以前提到广西美食,咱们脑子里闪过的不是酸辣过瘾的螺蛳粉,就是鲜香爽口的桂林米粉,可没人把这些零散的美味归为 “广西菜”。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里,排队吃广西菜成了新风尚,不少餐厅刚开业就霸榜美食榜,这股热潮来得又快又猛,让人忍不住好奇:广西菜要崛起了?

广西菜的三大变身

这股广西菜热潮,率先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蔓延开来。上海的桂芭蕉开业 3 年仍稳坐静安区特色菜好评榜第一,新店开业一个月就冲上徐汇区榜首。

嬷冉广西菜静安寺店试营业 3 个月就成了创意菜榜首,杭州店刚开业就跻身当地热门美食榜;深圳的 8 桂广西菜自去年底开业后,饭店的长队就从没断过。

这些爆红的广西菜馆,早就跳出了传统小馆子的框架,进驻中高端购物中心,用精致的环境和出品,复制了云贵川 bistro 的爆红路径。

和湘菜靠单品打天下的思路不同,新派广西菜走的是 “风味集合” 路线。

桂广西菜就像一个广西美食地图,桂花荔浦芋头来自桂林,酸甜扣肉源自贵港,螺蛳鸭脚煲是柳州特色,每道菜都标注着明确的地域来源,让食客一顿饭就能吃遍广西。

除了整合经典菜品,这些餐厅还在创新上下功夫。桂芭蕉把广西香料紫苏和阿根廷牛肉结合,推出紫苏热拌牛肉,还把荔浦芋头做成西式薯条模样的芋头条。

嬷冉则将酸笋、腐竹、螺肉重组,以塔可的形式呈现,既保留了广西菜的灵魂,又带来了新鲜感。

年轻人排队打卡,离不开颜值和氛围感的加持。现在吃饭早已不只是为了饱腹,能不能发朋友圈成了重要考量。

新派广西菜餐厅深谙此道,在空间设计上融入广西特色文化元素,嬷冉的门店里有侗族鼓楼的木构元素,墙面点缀着非遗壮锦纹样,再配上西餐店的精致打光,氛围感直接拉满。

精致的菜品加上高颜值的环境,让不少美食博主主动上门打卡,自带传播属性。

不过体验升级了,价格也随之上涨,桂林本地 10 元左右的桂林米粉,在一线城市的广西菜馆里能卖到 39 元,人均消费普遍在 110 - 150 元,比广西本地高出不少。

广西菜的爆火,赶上了地方特色风味崛起的好时机。当市场上的餐饮品类趋于同质化,消费者急需新鲜口味,而长期在省外 “存在感弱” 的广西菜,恰好成了未被开发的 “风味蓝海”自带话题度。

但想成为继湘菜、云贵菜之后的又一个国民菜系,广西菜还有三道坎要跨。

广西菜全国化的三道关卡

第一道坎是菜系认知模糊。提到湘菜,大家能立刻想到辣椒炒肉、剁椒鱼头;说到川菜,“麻辣” 标签深入人心。

可广西菜没有标志性的国民级菜品,大家只记得螺蛳粉、酸嘢这些单品,很难形成对广西菜的整体认知。

这背后是广西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桂西桂北偏爱酸辣鲜香,桂东南则贴近粤菜的清淡咸鲜,“十里不同味” 让统一认知变得困难。

供应链是第二道难关。广西菜的地道风味离不开本地食材,柠檬鸭的灵魂是本地土鸭和酸柠檬,芋蒙炒鸭必须用广西本地的芋蒙,一旦换了产地,风味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保证口感,很多餐厅只能选择原产地直供,广西菜每周从南宁运送腌制食材到深圳,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因运输影响口感,制约了规模化扩张。

第三道坎是系统性能力薄弱。广西本地的知名餐饮品牌,大多局限在本地发展,缺乏全国化的运营经验和人才。

广西菜要走向全国,不仅需要好吃的菜品,还需要成熟的品牌叙事和专业化的运营体系,从家族式管理转向标准化运营,才能实现风味的稳定复制。

哈喽,小玖在这里插一句,其实广西菜的优势很明显,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底蕴是天然的竞争力。

现在的 “漂亮饭” 模式,既能缓解供应链成本压力,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喜好,算是找对了方向。但想要走得更远,还得解决认知模糊、供应链不稳定和运营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广西菜的爆红不是偶然,是传统风味与现代消费需求碰撞的结果。目前来看,它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靠着精致化改造收获了市场的认可。

但要成为真正的国民菜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小玖觉得,只要守住风味的根,做好标准化和品牌化,未来咱们在全国的大街小巷,说不定都能吃到地道又精致的广西菜。

信源来源:广西菜“漂亮饭”,正在冲向一线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美食   广西   热度   潮流   漂亮   城市   风味   荔浦   螺蛳   精致   湘菜   芋头   认知   菜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