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恒大还钱快!负债1万亿暴跌至2596亿元,又一房企巨头清债680亿

文 | 顾远山

编辑 | 顾远山

欠债还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然而有这么位企业家,却因还了钱而被全网盛赞。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欠债还钱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何必要如此推崇呢?然而当这个欠款数额达到千亿,甚至是万亿的时候,却是另一回事了。

即便富贵如贾跃亭,风光如许家印,在面对这等天价债务的时候,第一时间所想到的不是还款,而是在第一时间卷款而逃,两人唯一的区别也只是,前者跑路成功,而后者则锒铛入狱,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为了能不还钱,他们可谓是疯狂至极。

可让人意外的是,当不少资本家都在为拒还欠款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时候,却有这么一位商人咬着牙将万亿债务负责到底,甚至还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让原本没希望还清的巨额欠款暴跌至2596亿。

刚开始网友还奇怪,到底是哪个商人能这么有种,可当得知与债务死磕的那人是融创地产执行董事的孙宏斌时,却又不禁有些释然,因为能这么有种的也就只有他了。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证券日报】【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新浪财经】(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融创迎来至暗时刻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房地产企业,曾经的融创在房地产行业做大做强,其市值一度飙升至两千万港币,就连同期的恒大都不一定能在市值上压过它一头。

那年吃着房地产红利的融创达到了事业顶峰,甚至都不知道输字该怎么去写。

然而正当身为融创执行的孙宏斌,与一众融创人沉浸在融创发展的辉煌时,却不承想,短短一年时间,整个行业的天都变了。

对于绝大多数房企而言,2021年无疑是一个最难忘,且最让人绝望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曾经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房地产行业爆雷了。

在这一年里,下至中小房企,上至头部房企,都迎来了一场又一场对整个房地产冲击巨大的暴雷潮流。

从恒大等千亿房地产的接连违约,到多个房地产企业在高负债模式下的失控运营,再到各种让头部房企(融创也是其中之一)急得冒火的现金流问题……

在一颗又一颗重磅炸弹的冲击下,不仅国家和人民开始对房企失去信任,就连各大房企的市值也纷纷在飞速暴跌。

而彼时的融创也受行业爆雷风潮影响,不仅公司内部受到巨大打击,就连原先想跟融创一同过上好日子的融创人,也遭到了难以想象的低谷。

在那段时间,走投无路的融创连员工的工资都有些发不出了,甚至不得不依靠裁员的方式,稍微减少些暴雷压力。

然而就算是这样,融创和融创人也不好过,原本搬到北京的融创总部,在各种无情的现实压力下,又灰溜溜地搬回天津老巢。

光是这,就已经对融创人造成巨大打击了,然而更难的却还在后面。

在2022年的时候,融创因为“赖账”而再次遭到了巨大打击。

不过跟许家印和贾跃亭不同的是,孙宏斌不是不想还钱,而是因为各种爆雷的冲击,导致融创的账上压根就没钱可还。

更难的是,融创的债务问题还在一路飙升,在最高的时候甚至还达到了万亿巨款,仅次于许家印的两万亿。

如果孙宏斌是一个像许家印,亦或是贾跃亭那样的人,他当然可以像他们一样借着法律漏洞,尝试转移资产远遁国外(许家印则跑路失败)。

但问题是,孙宏斌所受到的教育,被培养出的三观,不允许,也不可能允许他干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他不可能让国家,让百姓去承担,本就该由他所承担的巨额欠款。

因为良心,孙宏斌竟做出了许家印和贾跃亭几乎不可能做出的决定——硬着头皮去承担债务。

哪怕这一路,注定难如登天。

融创不会成为下一个“恒大”

因为良心,孙宏斌拒绝让融创成为下一个恒大。

哪怕知道自己的偿还可能微乎其微,可孙宏斌依旧选择咬牙撑着,甚至很早就带着融创申请了债务重组。

为了度过困难,早在2023年融创便尝试将价值160亿的国内债券延期,而在此同时,还把价值百亿美元的境外债给解决了。

至于解决的方式也很是巧妙,在与债主们进行多轮谈判后,还以债转股加发新票的方式,将之解决。

什么意思呢?便是将原本的全额债权转变成融创的股份,至于这对债主们而言是利空,还是利好则有很大赌的成分。

以当前融创每股1.43港元为例,对于这些债转股的特殊股东,融创给他们打了个大折扣,甚至让他们手中特殊股份的转股价永远高于3.5港币,也就是两倍多融创股份以上。

但也需要注意,这个境外债务的解决方案,有了很大一程度赌的成分。

如果融创未来还能起来,做大做强,那么这些特殊股东便能够借此大赚一笔,而当融创就此“消亡”的话,那么他们也只能够自认倒霉。

而在此同时,孙宏斌团队为了保证股权被过度稀释,还规定债权人每获得100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那么他们就需要将其中的23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释放给孙宏斌,甚至这些特殊股份在六年后才能进行处置、抵押等。

若是对这个方案不满意,还可以跟孙宏斌团队相互磋商以来贷款展期,等融创何时好起来,再将钱连本带利的偿还。

初看时,许多网友都觉得这不大友好,可相比于隔壁的恒大与乐视,实在是太友好了,至少他们的钱,能拿得回来。

在发现这个方法可行后,孙宏斌团队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都在为之奔走,甚至在今年5月还开展了第二期债务重组,并将仅剩的95.5亿美元(约等于680亿元人民币)境外债务,一次清零。

当然,光是这些,还不够。

为了能更快地偿还债务,孙宏斌团队一边对债务重组奔走,一边又开展了对融创所掌握产业的卖卖卖模式,从大名鼎鼎的成都融创施柏阁酒店,到无锡融创茂(原身万达茂)等等,能够被卖去还债的,几乎都被融创给卖了个遍。

当然不仅是卖,为了保证融创的未来,孙宏斌团队还在巨大的高压下,融创还极其小心又稳定的发展事业,仅仅是2025年上半年,其合同销售额便达到了235.5亿元。

虽不及巅峰期,可相比于暴雷的那几年,如今的融创正肉眼可见地步入正轨,就连原先那高达万亿的债务,也降至2596亿。

不过融创逐渐走出低谷的代价,却是身为掌舵人的孙宏斌。

如今尽显英雄迟暮

为了偿还天价债务,孙宏斌在这几年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在一线奋战,就连开个股东会,都只能线上参与。

但好在,在孙宏斌与诸位融创人的努力下,如今的融创正走出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让孙宏斌都有心思去亲自参加6月30日的2024年年度融创股东大会。

只是当记者们看到这位融创掌舵人的时候,内心却是无比的唏嘘。

也许是这几年里太过操劳,如今的孙宏斌竟是满头白发,衰老程度快得让不少人都不愿相信。

不过相比于融创刚走下坡路的那几年,如今的孙宏斌却是肉眼可见地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看样子,就好像融创真的在从绝望中走出。

结语:

不得不说相比于贾跃亭和许家印,身为融创掌舵者的孙宏斌肉眼可见地有担当,有良心,不知您是怎么看的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证券日报】【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财经   巨头   债务   欠款   信源   团队   见地   肉眼   市值   欠债还钱   掌舵人   债转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