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娃哈哈和宗馥莉又冲上热搜了。
这两天有两个跟宗馥莉有关的信息格外引人关注。
先是前几天网上有传言称宗馥莉被带走调查了,但后来这个消息被证实并不真实。
但在这个传言出来后不久,市场又传出更劲爆的一个消息。
昨天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对于这个消息,娃哈哈集团有关人士在回应媒体的时候明确表示:宗馥莉辞职属实。
不过对于这个辞职,广大网友仍然心有疑虑,认为这可能是宗馥莉所演的一个苦情戏,毕竟这已经不是她第1次辞职了。
早在2024年7月18日,就有一份宗馥莉签名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函在网上流传。
这份文件函提到,由于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对宗馥莉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质疑,致使宗馥莉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宗馥莉决定自即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
当时这个消息就在网上沸沸扬扬,很多人都说娃哈哈集团的一些大股东在宗庆后去世之后对宗馥莉施压。
但后来证明,宗馥莉的这个辞职只不过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
到了2024年8月份,宗馥莉正式出任娃哈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
正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次宗馥莉辞掉娃哈集团董事长估计也是再一次演苦情戏,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她在娃哈哈集团内部的控制权。
但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宗馥莉或许真的要出局了。
因为娃哈哈国有资产保卫战已经正式打响。
这一切得从一个不起眼的事情说起。
2025年初,宗馥莉试图将娃哈哈集团估值900亿元的387件商标转移至她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在杭州国资察觉到问题之后,及时叫停了这个事情。
这说明从今年年初开始,娃哈哈集团其实已经被国资重点盯上了。
但是宗馥莉好像并没有收敛的意思,反而加快资产的转移,似乎在跟时间争分夺秒。
2024年底,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
到了2025年4月,在没有与经销商签订购销协议的情况下,宗馥莉要求经销商向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下订单,并实现了发货,开具发票,完成了实质性的业务转移。
自2025年4月起,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有桶装水的销售经营权,而是成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个代工厂,而且结算价直接从每桶6.5元骤降至2.75元,但杭州迅尔城通商贸终端售价却提至7元,这无形当中导致浙江娃哈哈饮用水公司损失了大量的利润。
针对这个事情,娃哈哈以及宗馥莉已经多次被人举报,结果到今年7月份,网上就传出杭州国资已经成立专班介入调查,只不过当时我们并没有看到官方发布的公告。
但是从最近一段时间的结果来看,调查应该确有其事。
根据财新网等一些媒体报道,在今年10月初,娃哈哈集团的核心成员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而严学峰之前正是负责娃哈哈桶装水业务的。
除了桶装水这个业务之外,还有另一个事情也值得关注,那就是娃哈商标的争夺。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在年初宗馥莉就有意图把娃哈哈商标全部转移到她控制的企业之下,从而彻底摆脱对母公司娃哈哈集团的控制。
但从最新的消息来看,宗馥莉想要拿下娃哈哈商标根本不可能了,所以我们才看到这一段时间娃哈哈体外公司已经开始全面启用“娃小宗”这个商标以替代娃哈哈。
这说明宗馥莉体外公司可能已经失去了“娃哈哈”这个商标的使用权。
再加上她辞掉娃哈哈集团董事长职务,这说明杭州国资进行国有资产保卫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虽然杭州国资的这种行动有点迟到了,但总比没有好。
而且我相信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娃哈哈集团国有资产的保卫战还会继续,说不定还会向前追溯。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为宗馥莉打抱不平,觉得在宗庆后去世之后,国资就专门欺负她了,这并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想说的是,大家不要被表面的现象给蒙蔽了。
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娃哈哈集团从始至终从来都不是民营企业,而是国有控股的企业。
从目前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来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娃哈哈集团46%的股份,是娃哈哈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另外宗馥莉本人持股29.4%。
剩余24.6%股份则由娃哈哈职工持股平台持有,只不过目前这个员工持股平台形同虚设,这部分股权其实也是间接由宗馥莉控制的。
因此很多人认为宗馥莉才是娃哈哈集团最大的实际控制人,说白了,娃哈哈集团就是宗家的产业,认为杭州国资无权干涉。
还有网友认为娃哈哈集团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完全是靠宗庆后几十年打拼出来的,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的今天。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此大家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
第一,娃哈哈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都说娃哈哈是宗庆后创办的,这似乎没有错。
但有一点事实同样不可忽略,娃哈哈刚开始创办的时候是校办企业,只不过学校委托给宗庆后进行承包而已。
而且在娃哈哈集团刚创办的时候,学校是借了钱给宗庆后作为启动资金的,而且还出了场地,说白了学校是真正的投资人。
只不过宗庆后的经营能力确实很强,在他接手这个校办企业之后,他引入儿童营养饮品,直接让娃哈哈起飞。
后来在娃哈哈不断发展壮大之后,在杭州国资的牵线搭桥之下,他们又收购了拥有上千员工的杭州罐头厂,当时完全是以小吃大。
虽然当时娃哈收购杭州罐头厂需要承接他们的债务以及库存压力等各种问题。
但同时他们也获得了产能以及大量的土地,在当时那种环境之下,如果没有国资的支持,这种并购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
正因为如此,娃哈哈在最开始的几年完全是杭州国资100%控股,宗庆后更多的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第二,娃哈哈股权的变迁。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娃哈哈最开始的时候完全由国资100%控股,直到1999年,为了促进娃哈哈更快的发展才进行改制。
改制之后,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持股51%,宗庆后持股29.4%,工会职工持股会持股19.6%。
到了2001年,上城区国资又将5%的股权转让给职工持股会,最终形成了国资股东持股46%,宗庆后个人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的格局。
在这次改制之后,娃哈哈集团发展非常迅猛,营收和利润都迅速飙升。
按理来说,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作为最大股东的杭州国资应该可以获得丰厚的分红。
但是杭州国资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他们约定从1999年至2007年,将国有股分红借给娃哈哈集团使用,该分红借款利息则当作奖励分给经营者和职工,就这样从1999年到2007年,国资一分分红都没有拿到。
另外从2007年之后,娃哈哈集团也没有向国资分红。
与此相反的是,杭州国资所控股的娃哈哈集团一直被娃哈哈的体外公司掏空。
表面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是娃哈集团最大的股东,但实际上他们所享有的权益、营收利润其实都非常小。
比如2022年整个娃哈哈品牌体系总营收512亿,但根据杭州国资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显示,2022年杭州国资参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旗下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只有14.03亿元,整个营收仅占整个娃哈哈体系不到3%。
另外,2022年整个“娃哈哈系”净利润高达47.67亿元,而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净利润仅1871万元,占比不足0.4%。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操作之后,娃哈哈集团已经被体外公司吸血,目前包括娃哈哈很多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其实已经被转移到体外公司。
宗家早就通过设立复杂的体外公司不断地将业务转移出去,这里面有很多公司虽然使用娃哈哈的商标,但其实跟母公司娃哈哈集团压根没有任何关联,很多都是宗家自己控股的企业。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认为娃哈哈集团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权益被侵占。
只不过对于这种国有资产流失,以前娃哈哈集团内部的员工并不在意,毕竟宗庆后还在世的时候,他对这帮老员工还是挺好的,所以念在旧情分上,很多人并没有闹事。
但后来随着宗馥莉掌权娃哈哈,她对内部进行了大手术。
一方面是2018年宗庆后以每股3倍价格收回员工股权,转为仅保留分红权的“干股”,这种做法当初说是为了上市,但也没见上市。
倒是最近几年宗馥莉以各种理由要求娃哈哈集团的一些老员工重新签署合同,将劳动关系转移到她控制的宏胜体系。
另一方面是对娃哈哈集团高管进行大换血。
根据娃哈哈集团的一些内部员工透露,最近几年娃哈哈集团的管理层基本被替换成了宏胜集团的高管,涉及常务副总、销售公司总经理、行政总监、供应部部长、企划办主任、财务部部长、基建部部长等。
再一个是她在不断将娃哈哈集团的一些业务和资产转移到体外公司。
比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桶装水业务转移,除此之外,这两年宗馥莉还关闭了多个地方的娃哈哈集团工厂,根据一些媒体统计,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系”停工的企业已经超过15家。
但让人纳闷的是,他们一边关闭这些工厂,另一边却在其他地方大力投资新建新的工厂,这完全让人看不懂。
这种乾坤大挪移明显让很多老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了,所以这两年很多娃哈哈老员工在宗庆后去世之后都纷纷举报宗馥莉的一些行为,甚至有员工举报国有资产流失。
面对多个举报,杭州国资也不得不出手,至于后续的发展如何,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