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钱说不要就不要了?”
中国核电技术全球领先,发展之余想帮欧洲一把,携顶尖技术入股欧洲项目 33.5%(1900 亿)。
可欧洲是啥态度?中国又为何非要撤资?
2015 年,英国的电力系统露出了不少破绽。40% 的电力设施再过 10 年就得彻底淘汰,可新设施的建设进度却跟不上,老的要退役了,新的根本接不上茬。
英国本来打算 2025 年前关掉所有燃煤电厂,实现碳中和目标,可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有点悬了。
更糟的是,英国今年冬天,可能就走到“最坏”的情况:可能缺将近 1/6 的电,全国几百万户家庭,或许要在寒冬里遭遇断电风险!
这种情况下,找个靠谱的合作伙伴、引进先进技术,就成了英国当时最急的事。
不过没多久,他们就等来了好消息:
2016 年,中国广核集团正式加入欣克利角 C 项目,拿了 33.5% 的股份,算下来就是 1900 亿人民币,而且还带来了 “华龙一号” 核电技术。
这项技术的双层安全壳设计能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发电效率比传统技术提升 15%,在断电状态下还能确保反应堆安全停堆。
而法国则凭借丰富的建设经验,负责项目的部分建设管理工作。
2017 年项目开工的时候,英国当时的商务大臣格雷格・克拉克在仪式上夸:“这项目就是中英合作的样板,以后能给英国供稳定的电,还能创造不少工作岗位。”
那时候英国媒体也一个劲说好,说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确实,项目头两年,中国的技术团队和英法的团队天天凑一块儿干活,把核电站核心区域的地质勘察和初步设计都搞定了。
“华龙一号” 的一些关键技术用在设计里,合作方都挺认可。工地上天天忙得热火朝天,照那进度,说不定还能提前完工。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英国的态度就慢慢变了。
2018 年,英国政府突然说要对项目搞 “国家安全审查”,最后虽说通过了,但审查的时候,英国官员老是质疑中国技术团队,还反复查资金往哪儿去了,这不是明显的不信任中国吗!
之后英国干脆不让中广核参与塞兹韦尔 C 项目了,说什么 “要减少对外国投资的依赖”。
过分的是,之前本来三方就说好,项目要是超支,风险一起担,可到了 2021 年,英国单方面改成 “中国得对超支部分负责任”,还逼着中广核继续投钱,说 “这是股东该做的”。
更让人无语的是,2021 年下半年,美国能源部的官员老往伦敦跑,还公开说 “中国参与英国核电项目,可能会影响五眼联盟的安全”。
其实中国本来想着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就行了,其他的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没想到2022 年,英国居然让中国交出 “华龙一号” 的核心技术参数,这可是触碰底线的要求!
这下,中国彻底看清了英国的心,2023 年 12 月,中广核正式说不再给欣克利角 C 项目投钱了。
当然,这可不是脑子一热做出的决定,早在 2020 年,中国的律师团队就天天研究合同条款,确定自己该出的钱都出了,才启动撤资。
中国的技术团队有条有理地撤了出来,把建好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清单都交给了法国电力公司(EDF),整个过程都合规矩,没闹出啥纠纷。
撤资的影响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EDF 的股价在消息出来那天就跌了 7%,还得自己扛着每个月好几亿英镑的建设费用。英国政府也左右为难,一边说 “这是商业项目,政府不管”,一边又偷偷找法国政府帮忙担保贷款,就怕项目黄了。
如今,欣克利角 C 项目的工地进度慢得像蜗牛爬,EDF 最新说,项目得拖到 2031 年才能完,花的钱也从一开始的 160 亿英镑涨到 460 亿英镑,一度电成本高达 140 英镑,是现在英国电价的两倍多。
为了补上电力缺口,英国现在只好又把燃煤电厂开起来了,2022 年冬天煤电发电量比之前多了 37%,这跟 “2035 年实现碳中和” 的目标完全对着干。
老百姓对越来越贵的电费意见大得很,时不时就出来抗议。
虽然英国也想找别人来投资,可全世界能同时拿出钱、有成熟技术还敢担风险的,没几家。美国的技术卖得死贵,安全性还说不准;其他国家要么技术不行,要么钱不够,英国这下真是没人接盘了,尴尬得很。
反观咱们中国呢,撤资后不仅没吃亏,反倒在国际上更受尊重了。
国内福建福清核电站的 “华龙一号” 示范工程,运行得顺顺当当,安全运行快 1000 天了,一年能发 100 多亿度电,还能少排 816 万吨二氧化碳。
在国外,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用的是中国技术,发的电占巴基斯坦清洁能源的 30%,成了 “华龙一号” 在国际上合作成功的好例子。
更关键的是,这场撤资向全球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绝不是那个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就无底线妥协的国家。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