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段线的来历:从明清海防到国家确权藏着中国南海千年主权史

打开中国南海地图,一条由九条断续红线构成的边界格外醒目 —— 它像一双无形的臂膀,将星罗棋布的南海诸岛与广阔海域稳稳纳入中国疆域版图。这就是家喻户晓的 “南海九段线”,曾被称为 “十一段线”。很多人见过这条线,却未必知道它的来历:它不是近代随便画的 “边界线”,而是用千年历史写就的 “主权证”—— 藏着中国渔民耕海的足迹,浸着明清水师戍边的汗水,凝着近代中国护土的抗争,更印着国际社会公认的印记。

今天,我们就沿着历史脉络,揭开南海九段线的前世今生。从郑和船队的航海图,到民国政府的地图确权,再到新中国的法律守护,这条线的每一段,都是中国对南海主权的铁证。

一、千年根基:中国渔民的 “南海日志”,比任何条约都更早证明主权

谈九段线,得先从南海真正的 “主人”—— 中国渔民说起。早在秦汉时期,海南岛的渔民就驾着 “双桅木船”,带着罗盘和渔网,穿梭在南海诸岛之间。那时没有卫星导航,他们靠星星辨方向,靠水流识暗礁,把南海变成了 “家门口的渔场”。

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考古学家挖出过唐宋时期的 “渔民生活遗迹”:有中国风格的青釉瓷碗(碗底还留着渔民的指纹),有生锈的铁锅(锅底沾着当年的渔汛残渣),还有一堆渔网坠(用石头磨成,上面缠着旧渔网的纤维)。这些物件不是 “偶然留下的”,而是渔民长期在此居住、作业的铁证 —— 他们在岛上搭草屋,在海边晒渔获,甚至在礁石上刻下 “到此作业” 的记号,一代代把南海当成 “自家后院”。

更珍贵的是渔民代代相传的《更路簿》,堪称中国开发南海的 “活档案”。这本手写的 “航海指南”,用海南方言记录着航线:“自琼海四更船,用壬丙针,取干豆(西沙北礁)”“用乙辛针,取石塘(南沙群岛)”——“针” 是罗盘方向,“更” 是航行时间,每一句话都是渔民闯海的经验。现存最早的《更路簿》可追溯到明代,比西方殖民者第一次进入南海(16 世纪)早了几百年。也就是说,当欧洲人还在地图上标注 “未知海域” 时,中国渔民早已在南海 “认家” 千年。

明清两代,政府对南海的管辖更 “实” 了。明代在海南岛设 “琼州府”,明确把西沙、南沙划入管辖范围,还派水师 “每年春冬两汛巡航”—— 水师船带着火炮,一边打击海盗,一边保护渔民,遇到外国船只闯入,会依法驱离。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琼州府志》里,详细记载了西沙、南沙的岛名、位置,甚至标注了 “每岛产鸟粪、珊瑚,渔民岁往采之”;1716 年,清政府绘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第一次在官方地图上用 “石塘”“长沙” 标注南海诸岛,这是九段线最早的 “雏形”。

二、近代抗争:从 “十一段线” 到九段线,民国政府用地图守住南海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和日本盯上了南海的资源与战略价值,纷纷来 “抢岛”。1933 年,法国突然出兵占了南沙 9 个小岛(史称 “九小岛事件”),还在报纸上宣称 “这些岛是法国的”。消息传到中国,举国愤怒 —— 渔民在这捕鱼千年,法国凭什么来抢?国民政府一边向法国提抗议,一边做了件关键的事:绘一张 “中国南海地图”,用历史证据 “圈定” 主权。

1933 年 “九小岛事件”:催生出中国首份南海疆域图

为了绘好这张图,1934 年,国民政府成立 “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召集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海军军官一起 “挖证据”—— 他们翻遍明清史书,收集渔民的《更路簿》,甚至找来老渔民口述历史,最终确认:南海诸岛从秦汉起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其拥有 “先占权” 和 “管辖权”。

两年后(1936 年),委员会绘出《中国南海各岛屿图》—— 这是中国第一份明确标注南海疆域的官方地图。地图上用 11 条断续红线,把西沙、南沙、中沙、东沙及其周边海域 “圈” 进来,这就是 “十一段线” 的由来,也是九段线的前身。

这张图一发布,国际社会大多认可。法国虽然占了 9 个小岛,却不敢否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 “整体主权”;日本二战时占了南海,却在 1943 年《开罗宣言》、1945 年《波茨坦公告》里明确承诺:“把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南海诸岛,归还中国”—— 这等于承认了十一段线内的主权归属。

1946 年收复南海:十一段线成国际公认的 “主权线”

1945 年二战结束,国民政府立刻派 “南海诸岛接收专员”,坐着 “太平”“中业” 等军舰去收复南海。1946 年 12 月,在西沙永兴岛、南沙太平岛,接收团队升起中国国旗,立起主权碑,还把军舰名刻在岛上(“太平岛”“中业岛” 由此得名)。一位参与接收的军官在日记里写:“看到岛上渔民自发来迎接,有的老人还带着清代的渔执照,说‘终于等到国家的船了’。”

收复后,国民政府修订了 1936 年的地图,1947 年发布《南海诸岛位置图》。这张图调整了部分线段位置,标注了 172 个岛礁的名字,还在左下角注明 “本图红线内为中国南海诸岛范围”。当时,美国、英国、法国出版的地图,都沿用了这一标注;连越南、菲律宾早期的官方地图,也承认十一段线内是中国领土 ——1952 年越南出版的《越南地理》,甚至用中文写着 “西沙、南沙为中国领土”。

三、新中国确权:从十一段线到九段线,用法律和行动守住蓝色国土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完全继承了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也继承了 “十一段线”。1953 年,为照顾中越友好关系,中国删除了北部湾内的两段线,剩下的九段线,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 “南海九段线”。

九段线的法律地位:中国用多部法律 “立规矩”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法律,把九段线的主权 “写进条文”:

这些法律不是 “单方面宣布”,完全符合国际法 —— 国际法认可 “历史主权” 和 “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是千年开发、长期管辖、国际公认的结果,九段线就是这一事实的 “地图体现”。

国际社会的认可:外国地图和文献 “说了算”

九段线的合法性,还有大量 “外国证据”:

连联合国都认可 ——1947 年联合国《亚洲地图》,采用中国《南海诸岛位置图》的标注;1952 年国际红十字会制定南海救援计划,明确 “九段线内岛屿属中国,救援需经中国同意”。

四、澄清误解:九段线不是 “国界”,是 “主权和权益线”

近年有些国家歪曲说 “九段线是中国单方面画的国界,违反国际法”,这完全是误解。九段线的性质很明确:是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周边海域 “主权和相关权益” 的边界,不是传统 “领海国界”,核心有三点:

  1. 岛屿主权归中国:九段线内的西沙、南沙、中沙、东沙,无论岛多大、礁多小,都是中国领土,中国有完全主权;
  1. 海域权益归中国:九段线内的海域,中国有权勘探石油、捕鱼,也有权维护航行安全、打击海盗;
  1. 不影响他国合法权益:外国船只可以在九段线内 “无害通过”,但不能抢资源、搞军事活动,更不能占岛。

简单说,九段线像中国南海的 “家门线”:线内的岛是 “家里的房间”,海域是 “院子”,中国有权护家,但也允许邻居在 “院子外的马路” 正常走路 —— 但绝不允许别人闯进 “房间” 抢东西,或在 “院子” 里乱搭乱建。

五、守护九段线:从木船到海警船,中国从未松过手

从明清渔民的木船,到今天的海警船、海军舰,中国守护九段线的方式在变,但决心没变。

在西沙,每年上万名渔民驾着渔船去捕鱼,海警船会定期巡航,帮渔民避开暗礁、驱赶非法船只;在南沙永暑礁,我们建了港口、机场、医院,不仅给渔民补淡水、修渔船,还能给过往商船提供救援 ——2023 年,一艘外国货轮在南沙遇险,三沙市的救援船 1 小时就赶到,救了 20 名船员。

面对个别国家的侵权,中国始终 “和平维权”。2016 年菲律宾搞 “南海仲裁案”,想否定九段线,中国明确表示 “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同时派海警船在南沙常态化巡航,用实际行动守住主权。最终菲律宾主动恢复和中国谈判,证明 “对话比对抗管用”。

结语:九段线的每一段,都写着 “中国主权”

南海九段线,不是一条普通的红线,是中国对南海主权的 “历史答卷”—— 开头是秦汉渔民的桨声,中间是明清水师的帆影,结尾是新中国的法律和行动。每一段线,都藏着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热爱;每一段线,都印着国际社会的认可。

今天我们看这九条线,要明白:它不仅是地图上的边界,更是中华民族 “守土有责” 的精神传承。未来,中国会继续以和平方式守护这片蓝色国土,让九段线成为南海和平的 “守护者”,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 “纽带”。

因为我们坚信: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九段线内的主权不容侵犯 —— 这是历史的定论,是国际的共识,更是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历史   南海   确权   海防   明清   主权   来历   中国   九段   千年   国家   渔民   西沙   南沙   海域   越南   地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