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生围围屋群简介 BRIBFINTRODUCTION
——— ◆ ———
东生围围屋群景区位于安远县镇岗乡九龙山下的老围村,距离安远县城南20公里,2017年2月被评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1236亩。东生围俗称老围,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历时26年,为当地“二品武功将”陈朗庭所建。2000年7月,东生围被公布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东生围是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相传,生于乾隆48年的陈朗庭,因陈氏家族从福建省迁徙至安远县镇岗乡而落地生根,少年的他是一个放牛娃,正是这位放牛娃建造了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东生围。里面有199个房间,俗称“九井十八厅”由七扇大门进入,七条街道由鹅卵石铺设在围内环绕相通,深入其中,四通八达。围屋见证了陈氏家族的兴盛,人数最多时五六百人居住。东生围外墙高9.3米,厚1.3米,坚固如铁。墙基用鹅卵石砌成,桐油石灰灌缝。墙身采用“金包银”砌法,即三分之住一厚的外皮墙体用青砖砌成,另三分之二墙体(约1米厚)用土杯砖垒砌。顶层墙身只余外皮砖墙直砌至檐下,土杯砖部分不再铺砌,形成一条环行坎墙通廊“外走马”,以利防御作战。东生围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坚固结实,布局科学合理,设计美观大方,是赣南客家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结晶。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东生围与旁侧的磐安围、尊三围(遗址)、尉廷围、米升围客家博物馆等。其他四座围屋一起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客家围屋聚落东生围屋群。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大门GATE
—— ◆ ——
门坪北边,建外大门,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门楼,门额上横书“光景。常新”四楷字,门柱上挂一卷竹式对联,上联”光照清淑景”下联为“常浇物华新”(早毁)。门楼倒板上绘彩色人物画五幅,梁托为镂雕龙凤图案,大门外两侧竖长条形石功名柱一对,柱头上雕有左狮、右象(文革期间遭毁)大门外右侧7米处有水井一口,泉水清凉可口,供全围人饮用。井旁设置洗衣石盆二个。东生围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坚固结实,布局科学合理,设计美观大方,是赣南客家人聪明才智的结晶。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正门FRONT GATE
—— ◆ ——
围屋设正面围门7扇,为长2.7米、宽0.4米、厚0.17米青岗条石门框,木门页外壁钉铁板,以粗大的铁环栓住顶门杠。正中大门门额上镶嵌砖雕“东生围”三楷字,左右两侧大门门额分别镶嵌“敦行”、“承家”两楷书砖雕。正中大门直通三幢大厅,门楼倒板绘人物画五幅,门内坪有水井二口(1958年填去)。大厅正门门额书“清辉朗润”四楷字,两侧照壁圆门和两旁客厅左右门额上分别镶嵌阴刻“树基”、“敦本”、”礼耕”、“义种”的楷书砖雕。三幢大厅均为抬梁式和穿插式相结合的屋架,每根大梁下的梁托和雀替均有镂雕精细的龙凤、花鸟、花卉等图案,外表抹金,古色古香。两侧厢房窗子上,镶雕刻精湛的木雕花板w中厅茶堂屏风上镶镂雕人物故事花板,其中有“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历史故事人物活动场面和珍离异兽浮雕花板。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艺术精湛。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门坪北边,建外大门,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门楼,门额上横书“光景。常新”四楷字,门柱上挂一卷竹式对联,上联为“光照清淑景”下联为“常浇物华新”(早毁)。门楼倒板上绘彩色人物画五幅,梁托为镂雕龙凤图案,大门外两侧竖长条形石功名柱一对,柱头上雕有左狮、右象(文革期间遭毁)大门外右侧7米处有水井一口,泉水清凉可口,供全围人饮用。井旁设置洗衣石盆二个。东生围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坚固结实,布局科学合理,设计美观大方,是赣南客家人聪明才智的结晶。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大厅和天井HALL AND PATTO
—— ◆ ——
大厅内二个天井瓦檐和厅门外瓦檐以及照壁瓦檐镶嵌折技菊花纹、如意纹、卷草纹圆形或梯形瓦当和蝙蝠形、牛舌形滴水板瓦。两个天井底及四周均用整块的长条青岗石铺设。三幢大厅内高悬贴金木匾七块,文革期间遭毀,现幸存“金母长生”匾一块。上幢大厅神龛放置一翘头、牛腿浮雕花板木香几桌,天井边两侧保壁柱下有八棱形紫红石柱础,柱础浮雕“鹿、象”图案以团花相间。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尊三围遗址L ZUN SAN WEI RUINS
—— ◆ ——
尊三围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由陈朗庭五子步高于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所建,占地地面积3224平方米,可以居住200多人。1933年毁于国民党的炮火,外墙用河石夯筑,再用桐油、石灰、糯米灌缝,墙体厚度足足有1米,四周设有炮楼,并在墙上开有里面大外面小的方形斗窗作为枪眼使用,具有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和军事封锁,为打破敌人的封锁,1931年在这里成立镇岗乡红色苏维埃政府,它是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站,当时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军需物资从这里运转到中央苏区,1933年秋广东军阀陈济棠部下2个团的兵力对尊三围实行重重包围,围内军民奋死抵抗,血战了44天,终因寡不敌众,尊三围失守。围屋内的156位革命军民全部英勇就义,壮烈牺牲。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情系方围LOVE FANGWEI
—— ◆ ——
磐安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陈朗庭三子陈步高(二品大学士)于清咸丰年(1860年)所建,历时7年,于1867年建成,距今有160年的历史,占地6534平方米。里面共有96个房间,从高空中俯瞰像一个“回”字,此围屋建于镇江河畔,当地人又叫做“河坝围”,围屋周边古树环绕,拥有赣南最美水口之称。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尉廷围,是一个土围,由陈朗庭的弟弟陈尉廷和他的父亲陈启延所建,距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为2407平方米。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米升围(赣南客家博物馆)是全国最小的客家方形围屋,占地525平方米。里面展示的是安远民间收藏家黄光明先生多年所收藏的珍贵文物,分为四个部分“耕读传家"“红色文化”、“根雕石艺”充分的展示了客家文化,近距离接触客家人的生活。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风土人情LOCALCUSTOMSAND PRACTICES
—— ◆ ——
东生围围屋群旅游区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原乡民俗风情,旅游区所在的九龙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发原地。旅游区还传承着众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安远南乡大堂音乐”、流传有17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车马灯”、传统宗教文化“上刀山”和“过火炼”等。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 赣南.东生围方型围屋 〗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