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全是假的!马斯克揭开美国遮羞布,外媒:真相远比这更恶劣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说起美国,总有人觉得那是自由的天堂,机会到处都是。可最近几年,马斯克带着440亿美元收购推特,把不少人眼中的美国梦给戳破了。

原本以为马斯克是来拯救言论自由的,结果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儿冒出来,让人看清美国那套资本主义和劳动法规的真面目,外媒直言,这背后的东西比表面看到的还烂得多。

马斯克开挂的人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从南非走出的工程师之子,其人生前半段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般的美国式传奇。他十二岁就靠编程赚到第一桶金,青年时毅然闯荡北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双学位加身,随后一头扎进硅谷的时代浪潮。

从Zip2的初露锋芒到PayPal的一战成名,再到用天文数字般的资本,去撬动太空探索和电动汽车这两个梦想,他的人生轨迹几乎就是一直在不断创业,一直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哪里有难题,他就往哪里冲,带着资本、意志,以及一种近乎蛮横的效率,去砸开一道道壁垒。

所以,当他将目光投向推特时,旁观者们有理由相信,他又发现了一个需要他来解决的“问题”。在马斯克看来,推特的问题很明显:一是平台言论不够“自由”,二是公司臃肿低效,常年亏损,于是,他带着四百四十亿美元收购了推特。

拿到手之后,马斯克没有着急宣布对推特进行改造,反而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员,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封邮件,一个下午,数千人便被解雇成了失业人员,推特的员工总数从七千五百人骤降至不足两千。

但马斯克觉得自己也够仁义,他甚至颇为自得地宣称,提供了三个月的基本工资作为遣散费,这“已经比美国劳动法要求的要高出百分之五十”。马斯克的这番操作让许多人目瞪口呆,却也精准地揭示了美国劳动法规的核心:“随意雇佣”原则。除非有特殊合同,否则企业可以随时、无理由地解雇员工,无需任何赔偿。

而且在美国这种所谓的“自由”是双向的,不过真实操作起来,还是免不了资本家那一套,谁有关系谁就拿的多。

在推特的裁员风暴中,少数几位高管拿走了合计超过两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那相当于他们近十年的薪水。而数千名普通员工,只能带着那可怜的三个月工资,仓促离场。

更绝的是,马斯克不允许他的任何员工以工会为保护伞,联合起来抗争企业。特斯拉的员工在入职时,合同里就可能白纸黑字地写明了不得组建工会。这种从根源上消除集体的做法,让企业主掌握了绝对主动权,将所谓的“效率”推向极致。

由此也能看出来,美国所谓的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也确实不怎么样。

当“自由”撞上双标

解决了效率,马斯克转身着手处理他眼中的“自由”问题。他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将推特打造成言论的绝对广场,一个无拘无束的思想交流之地,然而,他很快就展示了这种自由的边界——那就是,你不能批评他本人。

一些对他提出尖锐批评的记者和用户的账号,随即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那些曾经被平台压制甚至驱逐的阴谋论和右翼声音,却如潮水般涌入,大行其道,推特这个曾经被视为偏向左翼的舆论阵地,迅速更名为X,并调转船头,成了右翼的新喉舌。

马斯克本人也不再掩饰其政治倾向,他不仅为共和党和特朗普的选战投入上亿美金,还亲自下场,用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在平台上引导舆论,他所倡导的“自由”,最终变成了一种选择性的自由,一种精准服务于其个人意志和政治目标的工具。

这种双重标准在移民问题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作为南非移民的成功典范,却能高呼在美国南部边境建墙,但另一边,他的公司又在大量使用H1B签证,持续吸纳相对廉价的外国技术劳工。

他的言行,如同X平台那迅速变色的徽标,赤裸裸地暴露了资本逻辑的本质:规则,仿佛总是为他人制定的,而强者总能不必遵守这些规则。

国际舆论对此的反应极为犀利,一针见血,从阿尔及利亚到德国,从英国到法国,媒体普遍认为,马斯克不仅没有“拯救”推特,反而像个鲁莽的拆迁工,直接摧毁了它,X平台广告商纷纷逃离,收入腰斩,估值暴跌。

更严重的是,它成了一个假新闻和仇恨言论的温床,欧盟甚至因此对其展开调查,并威胁处以巨额罚款。法国《世界报》评论道,这不仅是商业上的失败,更是对美国民主的腐蚀,一个富豪凭一己之力就能买下并操纵一个重要的公共对话空间,这无异于现代版的“皇帝”。

表面上的美好,只不过是梦幻泡影

马斯克收购推特,美国民众本以为是好事儿,但最终却揭开了美国社会深层的结构性裂痕,以及那个曾被无数人视为“灯塔”的制度本身。

首先是贫富差距的鸿沟,高管的天价遣散费与普通员工的微薄补偿,形成了刺眼的对比,这并非个案,而是美国社会现实的缩影。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掌握着全国近四成的财富,而底层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合计仅拥有区区百分之二。

其次是机会平等的消失,高等教育本应是打破阶层固化的阶梯,但在美国,飞涨的学费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学生贷款,即使是奥巴马这样的精英,也直到当选参议员那年才还清学贷。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家庭财富深度绑定时,所谓的“美国梦”对大多数人而言,便遥不可及。

再有就是美国所谓的民主,马斯克对政府效率的抨击,无论其动机和真实性如何,都无可辩驳地揭示了民众对公权力的普遍不信任。而他本人与政治的深度捆绑,又反过来印证了金钱对政治的强大影响力。当富豪可以买下媒体、资助选举,甚至在事后与政府达成利益交换时,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其成色便不得不令人心生怀疑。

结语

X平台仍在挣扎,马斯克也依然是世界首富,但他撕开美国社会的遮羞布,却再也难以遮掩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劳动者权益保障脆弱、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流动性减弱、金钱政治大行其道的美国。

或许,那个完美无瑕的“美国梦”本就是一个被精心包装的故事,而埃隆·马斯克,不过是那个无意中把这个故事的真相捅了出来。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本期文章,不要忘记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遮羞布   美国   恶劣   真相   没想到   自由   政治   社会   遣散费   南非   平台   效率   员工   富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