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秋快乐呀!一家人围坐吃团圆饭,怎么才能吃得香还不胖?快支支招吧~
安排!中秋“吃不胖攻略”上线!教你边享美食边防月“半”,健康过节不踩雷!
中秋传统饮食:
美味≠任性吃,注意分人群“避雷”
1.月饼:选品+控量,特殊人群慎食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优先选“低糖/无糖”月饼(注意查看配料表,避免“无蔗糖但含麦芽糖浆”陷阱),单次食用不超过1/4个,且需减少当天主食、油脂摄入。
消化功能弱人群(老人、小孩、胃肠疾病患者):避免空腹吃月饼,可搭配温水或淡茶(如普洱茶、菊花茶)解腻,一次吃1/6-1/4个即可,防止腹胀、反酸。
健康人群:仍需控制总量,建议一天不超过1个,避免睡前3小时食用(增加胃肠负担)。
2.大闸蟹:勿生食、忌过量,禁忌人群要避开
在江浙一带,中秋蟹膏肥美,是家宴上的珍馐,象征富足与满足,大闸蟹虽富含优质蛋白,但其性寒、嘌呤含量较高,食用时需注意这些方面。
食用法则
必须彻底煮熟(蟹壳变红、蟹肉凝固,避免生吃/醉蟹,防止寄生虫感染)。
禁忌人群
痛风/高尿酸患者:急性期绝对禁食,缓解期单次食用不超过1只(蟹肉+蟹黄),且避免搭配啤酒(叠加作用使尿酸升高)。
脾胃虚寒者(怕冷、易腹泻):少吃或不吃,若食用可搭配姜末、紫苏叶(驱寒),避免同时吃西瓜、梨等寒性水果。
特殊人群
孕妇:需吃新鲜、熟透的螃蟹,且避免吃蟹爪(传统中医认为蟹爪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孕期避免食用)。
3.水果:控食量、避冲突,药物作用要注意
中秋时令水果种类丰富(诸如柚子、石榴、葡萄等),食用时需注意“量”和“药物相互作用”。
糖尿病患者:优选低GI水果(如柚子、草莓,GI<55),单次食用不超过200克(约1拳大小),避免一次性吃大量高GI水果(如荔枝、龙眼);
服药人群:进食柚子(尤其是西柚)前需咨询医生——柚子会抑制肝脏代谢酶,可能导致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降脂药(如他汀类)、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等药物浓度升高,增加副作用风险(建议服药期间避免吃柚子,或间隔72小时以上)。
遵循“3不原则”,守护节日肠胃
不暴饮暴食:中秋聚餐易过量进食,建议遵循“七分饱”原则(即饭后不胀、不饿),每道菜间隔2-3分钟时间夹取,给胃肠“反应时间”。
不盲目搭配:避免“高油+高糖+高酒”组合(如月饼配甜饮料、大闸蟹配啤酒),可多吃凉拌蔬菜(如黄瓜、芹菜)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不忽视“剩菜”:剩菜需及时冷藏(2小时内),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75℃以上),且剩菜不建议反复加热(尤其是绿叶菜,易产生亚硝酸盐)。
温馨提示:出现不适,及时处理
中秋时节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并及时干预。
腹胀、反酸:可适当走动(避免久坐),或遵医嘱服用促胃动力药。
腹泻、腹痛:若伴随发热、呕吐,可能是急性肠胃炎,需及时补水,症状加重时就医。
痛风发作(关节红肿疼痛):立即停用高嘌呤食物,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并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
中秋的意义在于团圆,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的基础,“不极端、不贪嘴”,合理饮食、适度放松,才能延续节日的快乐。
作者介绍
陆施婷
宝山医院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组员,从事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学术经验传承及数据挖掘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科普文章4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
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国庆假期乐游长滩 | 水上F1H2O圆满谢幕,长江口水上活力秀盛大开启
看宝山滨江“浪花朵朵开”!2025年F1H2O上海大奖赛志愿者把服务玩出了新花样!
首届“宝山巧克力节”怎么玩?DIY巧克力、集章抽Labubu,一份清单全搞定!
编辑:张博宇
资料:宝山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