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赵露思连续第11天开启直播,热度仍居高不下。这位曾以“甜妹”形象出圈的95后小花,却在直播中因带货争议、合约纠纷、注销账号风波及暗讽虞书欣等行为,被网友吐槽“风格似曾相识,退圈不远”。这场看似“真性情”的直播,实则暗藏资本博弈的蛛丝马迹,更暴露了顶流艺人光鲜背后的生存困境。
嘴上说“不带货”,身体很诚实
“我绝对不带货!”赵露思在首日直播中斩钉截铁。但现实是,“赵露思同款卖断货”“赵露思带货能力”等词条从第一天起便霸占热搜。更微妙的是,她助农推荐的苹果汁品牌“Aaaaapple”,被曝股东孙嘉蔓为其多年好友,且赵露思曾多次点赞该品牌动态。
该品牌苹果汁定价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网友质疑“嘴上助农,实际助己”。
尽管官方证实助农证书真实,但赵露思利用影响力为关联企业背书的嫌疑难消。
这场争议暴露了明星参与公益的灰色地带——当个人情谊与商业利益交织,公众对“真助农”的信任该如何建立?赵露思的“助农”行为,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益秀”?
五五分到三七分,谁在占便宜?
“以前是五五分,现在续约变三七分,连赔偿都要按三七比例!”赵露思在直播中透露的合约细节,引发网友热议。多数人认为“培养期五五分已少见”,符合行业常规,但提前预约续约却未明确生效日期,被质疑“利用舆论”施压。
艺人合约分成比例通常为三七或四六,五五分较为罕见。赵露思续约后分成变更,可能符合行业常规,但未明确生效日期,暴露合约条款的模糊性。
公司按三七比例要求赵露思承担赔偿,折射艺人与资本的权力失衡——当合约成为枷锁,艺人该如何突围?
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合约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分配。赵露思的“爆料”,可能是在利用公众舆论向公司施压,争取更有利的合约条件。但这种“公开撕逼”的方式,也可能损害她的个人形象。
注销账号:15天冷静期,是自由还是炒作?
“又不是离婚,要什么冷静期!”赵露思宣布注销账号时,因15天冷静期规定大发牢骚。网友随即喊话“全平台注销”,猜测其转战网红。尽管她发文告别,但直播中的爆料和喊话“热搜人为”,仍被质疑为策略性炒作,转移矛盾焦点。
注销账号的冷静期规定,显示赵露思可能冲动行事,但结合解约风波,这一行为也可能为塑造“独立女性”形象施压。
赵露思称未吃到账号红利,但直播带货效果和热度显示其仍依赖平台流量,彻底放弃演员身份转网红可能性较低。
赵露思的注销账号行为,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苦肉计”。通过制造话题,转移公众对合约纠纷的注意力,同时塑造“独立女性”的形象,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暗讽虞书欣:粉丝互撕,竞争白热化
“某艺人高速倒车,这种行为很危险!”赵露思在直播中模糊表述,被虞书欣粉丝扒出聊天记录截图,质疑其刻意转移责任主体。这场冲突被指是两人长期竞争的延续——2025年初,两人主演的《珠帘玉幕》与《永夜星河》同期对打,粉丝互撕激烈。此前,赵露思曾暗示“某些艺人粉丝恶意差评助农产品”,此次再提交通事件,被指持续“内涵”对手。
艺人间竞争本是常态,但将竞争延伸到公众场合,甚至内涵对手,可能损害双方的形象。赵露思的“暗讽”行为,可能是在试图转移公众注意力,但也可能引发更大的争议。
行业反思:顶流艺人的“疯狂”何时休?
赵露思事件暴露出内娱更深刻的矛盾:
艺人权益的边界模糊:合约条款、账号控制权、收益分配等缺乏行业标准,导致艺人与公司矛盾频发。
公益真实性的监管缺失:明星参与助农、慈善等活动时,如何界定个人行为与公司行为?是否存在利用公益避税的可能?
心理健康的商业化困境;当明星将心理问题公之于众,是寻求帮助还是制造话题?公众的同情能否转化为对行业规则的真正改变?
顶流艺人的“疯狂”行为,可能是资本博弈的产物。在激烈的竞争中,艺人可能被迫采取一些极端手段,以吸引公众注意力,维持热度。但这种“疯狂”行为,也可能损害艺人的个人形象和职业生涯。
清零之后,是新生还是更深的泥潭?
赵露思的直播翻车,是一场顶流艺人与资本、舆论的生存战。其行为可能涉及利益关联和策略性炒作,但也反映了行业内在艺人权益、公益真实性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深层问题。无论动机如何,这一事件都为内娱敲响警钟:当资本、公益与人性交织,明星的“自救”究竟能走多远?
对此你怎么看!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