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行政令,他的关税大棒随之“横扫”亚太,宣布对全球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了10%至41%不等的关税,特朗普的做法无疑是向世界经济投下一颗深水炸弹。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我国周边的六个邻居,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和印度,近期纷纷向美国低头妥协。其中有3个国家更是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向特朗普政府献上“投名状”,本以为能换来一些松口,没想到却陷入了更深的被动。
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贸易收割,究竟是“真胜利”还是“假繁荣”?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它违背了世界贸易的规则,无视各国发展差异,彻底冲击了全球供应链。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三个月后,关税大棒精准砸向亚洲:日本、韩国商品被征25%关税,东南亚国家税率普遍超过35%,柬埔寨、泰国更高达36%。
面对8月1日的最后期限,中国周边六国上演了集体妥协......
日韩高价买平安,日本政府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换来15%的“优惠”税率。
越南自断臂膀,接受20%关税,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更对中国镀锌产品加征37.13%反倾销税。
印度惨遭背刺,尽管是“四国安全对话”成员,仍被强征25%关税,被迫恢复对华签证挽救经济。
菲律宾和柬埔寨无奈妥协,柬埔寨配合美国要求,菲律宾接受19%税率,全面开放市场。
当越南高层在深夜致电特朗普表忠心时,他没想到三天后美国便宣布对越南钢铁加征88.12%的惩罚性关税。这种妥协,换来的只是更重的铁拳。
6国的妥协中,日本、印度和越南的行为尤为刺眼。它们为讨好美国,公然牺牲我国的核心利益,改写区域合作规则。
日本参与“稀土绞杀”,作为美国传统盟友,日本与美国、澳大利亚组成“稀土联盟”,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这个行动直指中国稀土出口这一战略优势领域。
越南“借刀杀人”,在越美协议中,越南同意美国对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征收40%关税。这种赤裸裸配合美国封堵中国的行为,损害的是中越的经贸关系。越南代工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此招无异于自断经脉。
印度左右横跳,莫迪政府一面参与美国主导的遏华机制,一面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最终引发特朗普不满。被美国“背刺”后,印度突然转向中国,恢复停发五年的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批准迪克森科技与中国龙旗科技筹建合资企业。
讽刺的是,当印度电子屏打出“欢迎中国游客”时,其海关数据正显示:去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达180亿美元,占其总进口量一半以上。
这些国家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颤抖,却忘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的韧性。
特朗普的“关税胜利”看似风光,实则布满了陷阱!美国这些仓促达成的协议,虽然看着“战绩多多”,但实际上随时可能将妥协国拖入深渊!
其一是天文数字的“买路钱”,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被特朗普宣传为“90%利润归美国”,但日本政府立即澄清:没有签署任何书面协议,利润分配将根据各方出资和风险决定。这笔相当于日本GDP10%的巨资,被安上“签约奖金”的美名,实则是对美国的经济输血。
其二是模糊不清的“卖身契”,美欧协议中特朗普宣称欧盟将购买数千亿美元武器,但欧洲官员私下否认了这一说法。同样,越南的“零关税”承诺、柬埔寨的市场开放条款都缺乏可执行机制,为美国后续加码勒索埋下伏笔。
还有就是产业主权的彻底让渡,韩国在压力下开放更多金融和制造业领域,虽守住大米、牛肉市场,但核心产业暴露在美国资本面前。特朗普更赤裸宣称:“如果这些国家决定在美国境内生产制造,我们将全力加速批准流程,几周内就能搞定”。这无异于要求各国自毁产业链向美国搬迁。
柬埔寨的妥协尤为痛心,这个传统上与中国密切合作的东南亚国家,为换取关税协议,不惜在地区问题上公开站队美国,将自己置于大国博弈的火山口。
当周边邻国纷纷屈膝时,中国却能稳坐谈判桌。美财长贝森特的最新表态耐人寻味:中国是“非常强硬的谈判对手”,美方愿意等中方确认协议细节。
这种“愿意等”背后,是中国手中的三张王牌。
市场规模王牌,中国对美出口仅占总出口不到15%,占GDP比例低至2.77%,国内市场足以缓冲外部冲击。科技自立王牌:在AI、量子计算、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中国已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再受制于人。全球产业链地位王牌: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电子、机械、化工等领域的供应链地位短期内无可替代
反观美国?其单边主义政策正遭遇强烈反噬!
通胀猛兽抬头,对全球普遍加征关税,将推高美国消费品、原材料价格,抑制消费投资需求;国际信誉破产:欧盟虽签协议,但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已痛斥冯德莱恩“出卖欧盟”;战略目标落空:希望压制中国科技创新的企图,与中国实际发展势头形成鲜明反差。
特朗普的“胜利”本质上是用15%、20%、25%的税率差制造分化,配上巨额投资、市场开放等条件,将亚洲各国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些妥协国付出的代价,远高于获得的短暂喘息。
洛杉矶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间,美国码头工人盯着刚卸货的越南服装苦笑:“价格又涨了30%”。他并不知道,这批货的布料其实产自中国,在越南缝上纽扣就被征收40%关税。
越南的工厂主们发现,他们的“零关税”承诺没能换来美国市场,反而接到钢铁88%惩罚性关税的通知。日本民众走上街头抗议5500亿“保护费”,韩国媒体质问:“我们的血汗钱为何要去创造美国就业?”
老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妥协换不来尊严。当6个邻国在特朗普面前屈膝时,中国用实力证明:只有自身强大,才能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贝森特那句“愿意等”,不过是面对强大对手时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罢了。
参考资料:
越南率先与美达成贸易协定,其他各国关税谈判谈得咋样了?.--2025-07-03 19:07·澎湃新闻
25%关税生效,印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2025-08-01 09:25·京报网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