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搬去的河北省会

有人说:河北省会搬来搬去,最能折腾。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谈及其流浪地球似的变迁历史,能折腾出厚厚的一本书来。

——题记

石家庄解放雕塑

最早,河北的省会并非石家庄,而是邯郸市大名县。

河北原称直隶。清朝,河北省会迁至保定。近代以来,河北省会并不固定。在半个多世纪里,走马灯似的,调换折腾有11次之多。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固定为交通条件十分发达、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平原产粮颇为富庶的石家庄;而保定,则是河北省会聘期最长的地方。

由于大名位于豫、鲁、冀(直隶)三省交界,“襟带河朔,锁钥中原”。既是漕运枢纽,又是军事重镇。所以,三省总督办公于此,故被择为河北省会。大名府,是直隶省会的起点;但有利有弊,弊端是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

保定直隶总督府

所以,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舍弃大名,选中了保定做省会。这一定,就是百年沧桑,是河北省会维持时间最长之地。保定“拱卫京师”,本属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又处于全省位置的中心,经济发展较为繁荣。“衙署文化”发展快速。洋务运动,使得保定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警务系统与军事学堂。这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天津与北平交替定省会,完全是受政治格局的影响所致。天津之所以成为河北省会,是由于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天津被增设为通商口岸的结果。为了便于总督办公,清政府便允许直隶总督在天津建衙办事。因冬冷冰封,总督复回保定办公。如此一来,便出现了一省有两个省会的奇观!

经开埠通商,天津卫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这就吸引了周围村镇人口,纷纷趋于天津卫,致使天津人口激增,仅1903年即达32万人(当时看,人口实在不少)。民国成立,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便定省会为天津

袁世凯民国政府

1928年,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直隶改名河北,天津成了特别市。为平衡南北势力,河北省会又被搬迁到了北京。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占领了平津,将北京定为首都,河北省会遂又搬回了保定。

中原大战后,老蒋又把管辖平津的大权交到了张学良之手。张复把省会从保定迁址天津。然而,1935年,日寇逼近,时局动荡,天津随时都有为其所吞之危,故仓促之中,河北省会又迁到了保定。

民国时期的天津

1937年保定沦陷,城头变幻大王旗。省会之真空,频频出现。国民党军阀庞炳勋将省政府留在洛阳至1944年4月。日军攻占许昌后,又迁西安,后至眉县。多地相继沦为流亡省会。

1946年7月,局势平稳,再度迁址保定。

1947年,国共内战,省会又迁址北平,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改为北京,定为共和国首都。经济条件较好的天津成了直辖市。于是,京津均独立于河北省外。

1958年,因保定属于河北西部,区位处于劣势,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条件又差,故再次抛弃了保定而选择了天津,以作为河北省会。

1966年,天津升格为直辖市,而被迫中止省会职能,河北省会再度回迁至保定。

六十年代,中苏交恶,因外部战争风险加深和内部发展受限,河北的省会从天津南移至保定。于是,保定再度成为省会。

文革开始,保定首当其冲,内乱加剧,作为河北省会的条件日趋于差。于是,省会地址继续南移,于1968年,最终选定了“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处的华北小镇——石家庄。

旧石家庄

新石家庄

后来,尽管有人多次提议,将河北省会返至保定,但都被周总理拒绝了。至今,再没更动过。

河北的省会,真称得上是一条地理坐标不断转换的曲折轨迹,一叠资源分配不断重置的历史缩影。

“圣地西柏坡,锦绣正定城,古老赵州桥——石家庄真诚欢迎您。”红色旅游文化的兴起,为石家庄的迷人魅力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北京、天津、保定、唐山、石家庄看,最数石家庄年轻。无论是历史、文化、发展、人口、规模,都不及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和经济发达,不及保定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互动性强劲。

石家庄有礼

但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富有棉纺、制药工业前景和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石家庄,年轻有为,一定会后来居上,鹏程万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河北   省会   保定   天津   石家庄   北京   北平   总督   平津   中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