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寒冷,中老年人使用电热毯,这3个坏处,你要知道,别不在意

夜色渐沉,窗外北风呼啸,家住北方的韩大爷和老伴一早就把电热毯铺好,准备迎接又一个寒冷夜晚。儿女常嘱咐:“爸妈,家里暖气不好,电热毯开着别冻着。”

可韩大爷总觉得,从用了电热毯后,腰疼得更厉害了,夜里总是口干舌燥,仿佛哪里不对。你身边是否也有像韩大爷这样的亲友?电热毯,真的是冬天保暖万能法宝吗?

还是隐藏着容易被忽视的“陷阱”?专家提醒,特别是中老年人,长期使用电热毯,有些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今天,这3个坏处,你一定要知道,尤其是第2个,很多人并不清楚。

电热毯到底好不好?医生这样说

冬天用电热毯取暖,看似温暖舒适、方便经济。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约有42.3%的北方中老年人在冬季选择电热毯辅助保暖。的确,适度使用能减少寒冷导致的关节僵硬和失眠问题。但医学专家强调,电热毯虽“暖”,实际并非完全安全无害

中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迟钝、血液循环变慢、机体调节能力降低,长时间处于过热环境中,发生健康风险的可能更大。

哈佛医学院临床老年病学研究说明,中老年人的皮肤温度感受阈值比年轻人高出17.6%,容易忽略局部过热带来的伤害。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老年健康管理指南》也有明确提出,冬季取暖手段需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健康状况,避免用温度“掩盖”了潜在危害。

那么,电热毯的3个典型坏处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从未警觉。

坚持用电热毯,三大健康隐患别忽略

诱发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烫伤风险

冬季本就干燥,电热毯升温后进一步加大了皮肤水分流失。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发布相关临床观察:连续一周使用电热毯,每晚启用时间超过6小时,超过47%的老年患者报告出现皮肤干痒、刺痛、红斑等不适。

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末梢神经反应迟缓,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小面积的“低温烫伤”极易被忽视。

加重关节不适和慢病症状,影响睡眠质量

电热毯加热范围相对均匀,但温度持续不变,人体的散热机制被打乱,夜里容易产生虚汗、口干甚至头痛。更严重的是,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年统计显示,有28.6%的高血压、骨关节炎老年患者长期用电热毯后,关节疼痛症状加重。

医学理论解释,过热环境会加速体内水分丢失,导致血液浓缩,进而影响关节和血压稳定。“本来觉得热乎乎睡着香,实际上反而睡得更浅,起夜次数增多。”医生如此提醒。

干扰正常生理节律,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中老年人夜间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长时间处于高于室温的环境下,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国心脑血管健康调查报告》特提及,冬季心脑血管事件高发,与夜间被窝内外温差过大、血管反复收缩扩张密切相关。

使用电热毯,起夜或清晨突然离开被窝时,极易让血压骤变,诱发心梗、脑卒中等急性事件,风险比未用电热毯人群高出15.3%

冬季取暖,专家建议这样做,更安心

专家并不反对中老年人在寒冷冬季合理使用电热毯,但建议注意科学方法,避免落入误区:

电热毯只作入睡前预热工具,睡着后及时关闭,避免整夜通电;勤换床单,保持被褥干燥清洁,减少皮肤刺激和细菌滋生;严控温度,选择有恒温、定时功能的新型电热毯,家庭常备温湿度计,勿超过人体舒适温度(一般建议37℃以下)。

皮肤干燥者每晚适当涂抹保湿乳液,多补水,警惕低温烫伤;慢病患者、有基础疾病或神经障碍者,务必减少依赖,出现不适立即停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老年健康管理指南(2022年版)》

高血压与骨关节疾病临床诊治要点[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王芳等. 中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53(8): 641-644.

哈佛大学医学院. 老年病学核心研究进展(202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养生   电热毯   中老年人   坏处   寒冷   冬天   老年   冬季   温度   皮肤   关节   脑血管   不适   高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