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几乎谁都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很多人觉得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反正就是刷一会视频、看几条消息、回几句评论。可是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不觉得。有人甚至一边说着“再刷五分钟”,一边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殊不知,这种看似无害的习惯,其实正在慢慢改变人的身体状态。医生反复提醒,长期睡前玩手机的人,身体会悄悄付出代价,而且这种代价往往不是马上显现的,等到察觉时,已经开始对健康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首先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睡眠质量被严重破坏。很多人白天精神差、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昏沉沉,其实根源都在晚上。手机屏幕的蓝光会刺激眼睛,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种激素本来是帮助人入睡的。
根据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晚上暴露在蓝光下的人,褪黑素分泌量会减少大约50%,入睡时间平均延迟约45分钟。换句话说,本来十点半能睡着的人,可能要到十一点多才开始犯困。

而且这种延迟不只是一次性的,长期下来,人体的生物钟会被打乱,脑子误以为晚上十一二点还属于“白天”。于是越晚越精神,越精神越舍不得放下手机,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人白天喝再多咖啡也没用,因为身体根本没进入真正的深度睡眠。长此以往,记忆力、反应力都会下降,连情绪也容易变得焦躁。

其次,长期睡前玩手机还会导致视力下降。不少人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手机。
眼睛长时间对着屏幕,尤其是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瞳孔会不断收缩扩张,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眼睛的调节功能就会变差。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大约有六成以上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疲劳,其中近四成是因为夜间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造成的。

眼睛干涩、酸胀、流泪、看东西模糊,这些其实都不是小问题。有的人甚至发现自己早上看手机屏幕时,字体会“重影”,那其实就是视神经疲劳的表现。
再加上很多人喜欢躺着玩手机,姿势又不对,光线又不均,眼球受力不平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假性近视。虽然不是永久性的,但要恢复很难,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调整。

再者,脊椎和颈椎的负担会明显加重。这点是很多年轻人忽视的。低头玩手机的姿势其实比白天坐在办公桌前还伤颈椎。因为人在床上玩手机时,大多是半躺或侧躺,这种姿势下颈部肌肉长期紧张。
研究发现,当头部前倾15度时,颈椎承受的压力大约是正常的三倍,前倾60度时则相当于扛了25公斤的重量。这意味着低头刷半小时手机,就等于颈椎被“压”了上百次。
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脖子僵硬、肩膀酸痛,甚至手臂发麻。更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颈椎间盘突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自己没事,其实那种偶尔的“落枕”“脖子僵”就是身体在发出警告。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很多人晚上玩手机,其实并不是在放松,而是在加深焦虑。看短视频越刷越兴奋,看社交媒体越看越比较,看新闻越看越焦虑。
心理学研究指出,睡前玩手机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第二天情绪低落的概率比正常睡眠的人高出约22%。原因很简单,大脑在夜晚原本该休息的时间,却被大量信息刺激,导致情绪无法平静。

尤其是那些看情绪性内容或涉及负面话题的内容,会让大脑在潜意识里产生紧张感。即使手机放下了,思绪还在转,脑子里还在想刚看到的那条内容,于是越想越清醒。
这就是很多人“想睡睡不着”的根本原因。睡前看手机带来的信息过载,会让人越来越难放松,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

此外,医生还发现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皮肤状态的变化。可能很多人没注意过,长期睡前玩手机的人,第二天起床后脸色往往不太好。
皮肤干、暗沉、出油、长痘的情况更明显。其实这和熬夜、蓝光照射都有关系。研究显示,蓝光能穿透皮肤表层,破坏皮肤细胞的胶原蛋白,使皮肤老化速度加快。再加上熬夜本身就会导致体内褪黑素分泌不足,而褪黑素不仅是“睡眠激素”,还是一种天然抗氧化物。
长期缺乏褪黑素的人,皮肤修复能力会下降约30%,更容易出现色斑、皱纹等早衰现象。所以不是护肤品没用,而是手机太“凶”。特别是女性,如果睡前长期玩手机,再贵的面膜也很难抵抗这种慢性损伤。

从身体层面来说,睡前玩手机还有一个隐性危害——影响代谢系统。医学期刊《Sleep Health》曾发表过一篇研究,实验发现,晚上11点后使用电子设备超过一小时的人,第二天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都有明显变化。
研究者认为,蓝光和睡眠节律紊乱会干扰身体代谢,影响脂肪分解与能量储存。换句话说,晚上玩手机太久,哪怕吃得不多,也可能更容易发胖。
长期睡眠不足的人,肥胖风险会增加大约45%,糖尿病风险上升近28%。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本身代谢就慢,再加上熬夜、少睡,身体更容易“崩盘”。

当然,也不能说玩手机就是洪水猛兽。手机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使用方式。比如有人说,睡前看看轻松的内容放松一下,这没错,但时间要控制。
专家建议,最好在准备睡觉前30分钟就停止使用电子设备,让眼睛和大脑有个“冷静期”。如果实在想刷点什么,不妨改成听音乐或播客,减少屏幕直射光的刺激。
另外,可以尝试让卧室成为一个“无手机区”,把手机放远一点,用闹钟代替手机唤醒。很多人尝试后发现,第一周会很不习惯,但一旦坚持下来,睡眠质量真的提升明显。

总的来说,睡前玩手机带来的问题,不是一两天能看出来的,但它像慢性病一样,一点一点消耗身体。开始的时候只是睡不踏实,后来是早起头晕,再后来是眼干、颈椎痛、情绪焦虑、皮肤变差。
医生的忠告其实很直接:不是不让用手机,而是要懂得停下。人每天都需要一点和屏幕无关的时间,去让大脑和身体恢复节奏。否则,当身体开始抗议时,就晚了。
健康从来不是靠意志,而是靠习惯。别等到熬夜掉发、失眠、眼睛花了,才想起“也许真该早点放下手机”。总而言之,能早点关掉屏幕,身体就能早点恢复它应有的平衡。那一刻的安静,比任何一条视频都更值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睡前玩手机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睡前玩手机如何使伤害降到最低?农村百事通 2015-02-10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