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广东省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简称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赴港,参加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烽火弦歌 港韶同心——韶关研学及文旅商促发展(香港)推介活动”。
活动上,随着“三师”专业志愿者、广东工业大学朱雪梅教授的分享,抗战粤港澳教育协作的光辉历史徐徐展开。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遗孀、著名美籍华人、中美“友好使者”陈香梅女士曾在韶关仙人庙大村私立岭南大学文学系就读的历史也为更多人知悉。
烽火弦歌 港韶同心——韶关研学及文旅商促发展(香港)推介活动。 受访者 供图
私立岭南大学曾在韶关办学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与陈香梅女士的女儿陈美丽以及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嘉兰惠女士受邀来华,并到阅兵现场观礼。
“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就是1944年从仙人庙大村的私立岭南大学毕业的。”推介活动上,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施瑛介绍道。
2019年,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韶关市委市政府、韶关市广文旅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发现并确定了抗战时期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迁址韶关仙人庙办学的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后,私立岭南大学在香港借用香港大学校舍复课。1941年底香港沦陷。私立岭南大学校本部从香港迁校于当时的曲江县(今韶关)仙人庙大村,农学院(二年级以上)则迁至乐昌县水牛湾,医学院分散在韶关河西医院等地上课。为了教育烽火逆行的师生们不忘根本,继承和发扬母校的岭南精神,学校对礼堂仍冠以广州康乐园小礼堂的名称——怀士堂,“粤北的怀士堂”由此而来。
抗战时期仙人庙大村的怀士堂。 受访者 供图
陈香梅从私立岭南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通讯社,当过战地记者,因采访与陈纳德将军相识、相恋并于1947年结婚。1958年陈纳德病逝后,陈香梅定居华盛顿,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之后数十年,陈香梅活跃于美国政界和外交界,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事业,推进中美互利合作。
私立岭南大学司徒卫绘制的仙人庙大村岭南大学怀士堂(1938-1944)。
广东三师志愿者阿瑞绘制的广州康乐园与粤北大村怀士堂。
香港专业学会到访粤北大村怀士堂。
梳理粤港澳学校烽火同舟史实
施瑛介绍,近年来,“三师”志愿者在深入挖掘粤北抗战华南教育历史遗迹和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出在抗战岁月,粤港澳学校之间互助办学,坚守学研共同存续教育火种的档案史实。
为保障学子能够继续学业,抗战期间各级学校普遍开放接收插班生和借读生。1937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颁布《各级学校处理校务临时办法》明确规定:“借读生只需提供原校借读证明、最后一学期成绩单或本年暑假升学考试及格证明中的任意一项即可入学。”
1938年广州沦陷,私立岭南大学迁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学校舍复课这段特殊校史在香港大学保存的岭南大学迁港平面图中仍清晰可考。
“三师”志愿者还对当年在坪石、大村坚守学研的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师生,在抗战胜利后开枝散叶,对香港的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做出整理,并通过寻找这些先辈的后人,让这段珍贵的历史得以鲜活呈现。
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以专业之力守护文化遗产,以志愿之心传承家国情怀,以跨域协作促进粤港澳文化同源与发展共融”。自成立十年来,志愿者们凭借各自领域的专业素养、对历史文化挖掘和田野调查的深刻理解,为岭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化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三师”志愿者将进一步深化挖掘粤港澳文化同根同源的历史,特别是抗战时期三地在教育上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珍贵史实,通过不断策划和参与丰富的主题文化交流活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马立敏
通讯员 刘泽桐
【作者】 马立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