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误国!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4位明星,下场没一个值得同情

文|蜡笔小新

编辑|科技大怪兽

前言

明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光鲜亮丽的,但也有一些明星,他妈妈们会为了一己私欲触碰别人的利益,甚至触碰法律底线。

“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畸形现象却愈演愈烈,当聚光灯下的身影不再是传递正能量,将会遭到无数人的唾骂。

当他们被人民日报批评之后,如今的结局也是咎由自取,那么,这四位明星是谁?他们如今怎样?

郑爽

郑爽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郑爽曾是当之无愧的顶流,青春甜美的形象收获无数粉丝,影视作品一部接一部,商业代言拿到手软。

然而,这位看似风光无限的明星,却在名利的诱惑下,一步步走向了道德与法律的对立面,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堕落戏码。

2019 年郑爽参与拍摄电视剧《倩女幽魂》,其片酬细节曝光后,瞬间引发轩然大波,仅仅 77 天的拍摄周期,她就获得了高达 1.6 亿元的报酬,日均收入超过 208 万元。

郑爽

这一数字,远超普通劳动者一生的收入,也远远超出了影视行业的合理薪酬范围。

更令人不齿的是,她并不满足于这天文数字般的收入,采用 “阴阳合同” 的方式,将真实的高额片酬拆分,一部分按正常流程申报,另一部分则通过隐秘的手段隐藏起来,妄图蒙混过关。

这种对国家税收制度的公然挑战,是对法律尊严的严重践踏,损害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如果说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律的无视,那么弃养事件则彻底暴露了郑爽丧失人性的一面。

2021 年初郑爽被前男友张恒曝光,两人在美国通过违法的方式生育了一儿一女。

人民日报评论

在感情破裂后,郑爽不仅没有承担起作为母亲的责任,反而试图弃养自己的亲生孩子。

郑爽的种种恶行相继曝光后,人民日报迅速发声,严厉斥责其行为,强调 “法律尊严不容践踏,道德底线不容突破”。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的威严下,郑爽遭到了全面封杀,她参演的影视作品纷纷下架,曾经合作的品牌方也纷纷与其解约。

曾经的顶流明星,瞬间沦为全民唾弃的对象,从万众瞩目到人人喊打,郑爽的堕落之路令人唏嘘,但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微博2021-08/27人民日报评郑爽被处罚:法律不会因名气大而打折,道德标准不因你人气高而降低

张哲瀚

在娱乐圈流量浪潮中,张哲瀚曾凭借《山河令》的爆火跻身一线明星行列,成为无数粉丝追捧的对象。

但这位看似前途无量的艺人,却因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行为,亲手将自己推向了舆论的深渊,也刺痛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2021 年一组张哲瀚在海外活动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照片中,他不仅出席了在日本乃木神社举行的婚礼。

张哲瀚

更被扒出曾前往靖国神社参观,还在现场露出笑容、比出剪刀手合影留念。

乃木神社供奉着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华日军将领,靖国神社更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里面供奉着包括二战甲级战犯在内的众多战犯。

这些地方承载着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记忆,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疤。

人民日报评论

张哲瀚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不仅毫无忌讳地踏入这些敏感之地,还以轻佻的姿态拍照留念,无疑是对那段沉重历史的漠视,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二次伤害。

事件曝光后,张哲瀚虽迅速发布道歉声明,却将过错简单归结为 “曾经无知”,他声称自己不了解这些场所背后的历史意义,试图用一句轻飘飘的解释蒙混过关。

作为一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成年人,尤其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公众人物,对这段关乎民族存亡的历史竟 “一无所知”。

张哲瀚

人民日报率先发声,以犀利的笔触痛批其行为:“事关民族大义,不容任何试探,历史的伤痛岂容戏谑”。

央视新闻也在黄金时段播报此事,严肃指出:“靖国神社的每一块砖石都沾满了侵略的罪恶,任何中国人都不应忘记这段历史,公众人物更不能触碰这条红线” 。

影视行业同样对张哲瀚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他主演的《山河令》等多部影视作品,被视频平台紧急下架处理,相关的宣传海报、预告片全部删除。

张哲瀚

更是对其进行行业联合抵制,禁止其在规定期限内从事演艺活动,这一举措,彻底堵死了张哲瀚在演艺行业的复出之路。

他的演艺生涯,也因自己对历史的漠视、对民族感情的伤害,画上了一个冰冷而耻辱的句号。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1-08-13人民日报评张哲瀚事件:事关民族大义,不容任何试探和挑战

曾轶可

2019 年 4 月的北京机场,本该是一次普通的入境安检,却因曾轶可的出现演变成一场闹剧。

当安检人员依据规定,礼貌地请她摘下帽子配合检查时,这位以 “个性” 著称的歌手突然情绪失控。

她不仅拒绝配合,还当场与工作人员发生激烈争执,言辞间充满不屑与傲慢。

曾轶可

在被带离检查通道后,曾轶可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用充满攻击性的语言辱骂工作人员,完全无视机场内维持秩序的规章制度。

更令人震惊的是,离开机场后,曾轶可将个人情绪肆意宣泄在社交媒体上。

她颠倒黑白,在微博上发布长文控诉安检人员 “滥用职权”,甚至附上工作人员的证件照,引导粉丝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

在她的煽动下,大批不明真相的粉丝涌入评论区,对该工作人员进行辱骂、威胁,致使其个人生活遭受严重侵扰。

曾轶可此举,将公众赋予她的影响力化作伤人的武器,用恶意造谣和网暴行为,试图掩盖自己不遵守规则的事实。

但真相永远不会缺席,随着现场监控视频和其他旅客证言的曝光,事件迅速发生反转。

曾轶可

视频清晰显示,整个过程中安检人员始终保持克制,依法依规执行任务,而曾轶可的嚣张态度和不当言行才是冲突的根源。

面对铁证,曾轶可此前精心编织的 “受害者” 谎言瞬间被戳破,这场闹剧让曾轶可的公众形象遭受重创。

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人民日报针对此事发表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 “法治面前没有明星通道,法律底线不容触碰”。

从备受瞩目的明星跌落神坛,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演艺事业也因此陷入低谷,再难重现昔日辉煌。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19-06-20热搜第一!人民日报评曾轶可:无知、无礼且无法

翟天临

在娱乐圈中,翟天临曾以 “学霸” 形象示人,出演《心术》《白鹿原》等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2018 年 6 月毕业,并于 1 月 31 日成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看似在演艺与学术道路上一帆风顺。

但是一场直播让他的 “学霸人设” 轰然崩塌,2018 年 8 月 26 日,翟天临在直播中,面对网友 “能否在知网搜寻他的博士论文” 的询问,竟反问 “知网是什么东西” 彼时,这一回答并未掀起太大波澜。

翟天临

但在 2019 年 1 月 31 日,他在微博上晒出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收获大量赞誉,“学霸明星” 的人设深入人心。

可仅仅数日后,有人转发文章质疑 为什么翟天临博士毕业了,却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网友检索发现,知网仅能公开查到他两篇论文,且发表期刊并非国家认可的学术刊物。

此时,他 “不知知网” 的片段在网上疯传,网友们难以相信一个博士竟不知学术界极为常用的文献参考平台知网,质疑声铺天盖地。

面对质疑,翟天临工作室发布声明,称 “不知知网” 只是调侃,其博士论文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公开,且符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论文规范,通过函授、进组指导等方式与导师交流做研究。

但这一声明未能平息众怒,网友指出 函授、进组指导”不符合全日制高校读博常识,当晚,四川大学将此次事件列入学术不端案例。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翟天临发布《致歉信》,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翟天临

随后北京大学承认在博士后管理上存在漏洞,确认翟天临学术不端,同意其退站,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

翟天临的学术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他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高学历,对那些日夜苦读、遵守学术规范的学子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

信息来源:北晚在线2019-02-12人民日报谈翟天临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也在官微发布说明

结语

当聚光灯聚集在明星的身上之后,他们就应该起到带头正能量的作用,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一边享受国家给他们带去的福利,一边做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已经忘记了他们身上背负的责任。

翟天临

唯有建立起严格的艺人管理体系,从源头把控艺人质量,才能让娱乐圈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阵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娱乐   戏子   下场   批评   日报   明星   人民日报   法律   靖国神社   事件   安检   演艺   民族   博士后   北京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