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公司第三财季财报会上吐槽道:“如果我们交出优秀的季度成绩,那外界就会说我们在助推AI泡沫;如果业绩糟糕的话,外界又会说AI泡沫要破裂了。”
尤其是自2025年三季度以来,美股市场AI泡沫的呼声几乎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在某一时刻还会左右全球对AI产业链股票的波动。
前期一度被炒得纷纷扬扬的“大空头”做空英伟达事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真相是媒体弄错了小数点,前后相差了100倍,“大空头”真实投入做空资金其实并不多。之后,“大空头”悄悄注销了旗下对冲基金。但嘴巴依然很硬,宣称对市场估值很失望。
以上种种案例都说明,美股市场的投资者对于AI交易,变得很浮躁,相当一部分人似乎看到了“泡沫”纷纷减持,但又不得不紧盯AI未来发展趋势,准备随时上车,可谓是又爱又恨。
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难免会经历一段让很多人质疑甚至是抛弃的时光。从交易心理角度来看,其实这个时期并不令人担心,真正令人担心的时候是绝大部分人义无反顾地杀进AI产业链,并且坚定不移。
还是那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绝大部分人焦躁不安,一片质疑的时候,远不是顶。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对当初互联网崛起时期的观察评价:从看不懂,到跟不上,再到来不及。当然了,也有人说是“看不上,看不懂,来不及”。
AI初期参与者们,大多都是各大互联网巨头,自然没有“看不上”这一层次,但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就要思虑是否有可能被AI取代的风险,不能犯“看不上”的经验主义错误。
说实话,对于AI投资来说,绝大多数投资者其实已经经历过了或者正在经历“看不懂”的阶段,美国投资者对于AI投资的彷徨,就是“看不懂”的表现。
真正“看懂”本轮AI投资的,全球范围内来说也是少数,因为只要阁下看懂了,收益肯定是相当可观。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取得超额收益的,依然是少数,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对AI投资没有看懂。
看懂AI投资,实际上是决定本轮科技浪潮你的收益能有多高,能否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如果看不懂,自然就谈不上“跟得上”了,因为市场稍稍有点动荡,手中筹码就会被洗出来了。坐看大牛股做丢,最后望洋兴叹,那是最终“来不及”的表现。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最近说了句大实话,他认为当前AI相关股票上涨行情,不太可能重演20世纪90年代末以崩盘而告终的互联网股票泡沫,因为如今的AI相关企业根基稳固,并且具备盈利能力。
其实这种观察,跟闲闲财经一直以来的观察有点相契合,本轮AI浪潮前期极大可能会带动全球经济大繁荣。参照物当然不是上一个互联网泡沫时期,而是20世纪20年代“电气化时代”早期,AI真正的泡沫,会在高度繁荣后体现。收入不平衡,AI替代,失业率居高不下,进而可能诱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也就是说,现在担心AI泡沫,几乎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当然了,在本轮AI高度繁荣过程中,预计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龙头,这些龙头在不同时期会引领股价暴涨。这就需要在不断变化中,寻找机会。AI产业整体出现泡沫,恐怕时间跨度还很长,现在过度担心泡沫破裂,无疑是杞人忧天。
无论是任何投资,都是“看得懂”,才能跟得上。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