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境外组织和个人向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产品,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
这一举措瞬间引发全球关注,就在不久前,巴基斯坦刚刚向美国运送了装满稀土样本的木盒子,并与美国公司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矿产合作备忘录。
中国商务部的公告并非空谈,而是明确禁止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出口,同时禁止国内人士和机构为境外稀土开采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美巴关系的热络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2025年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和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亲自飞往白宫,带去了一个装满稀土矿石样本的木盒子。
这个盒子里的矿石包括钕、锑、钨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这不是巴基斯坦第一次与美国谈合作,早在9月初,巴基斯坦军方背景的FWO(边境工程组织)就与美国的战略金属公司USSM签署了一份价值5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
协议内容相当务实,首先是从现有矿产出发,出口包括锑、铜、金、钨和稀土元素等矿物。接下来,还计划在巴基斯坦境内建设多金属精炼厂。
巴基斯坦如此积极的背后,是严峻的经济现实,这个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外债规模攀升至1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多次跌破90亿美元的警戒线。
而美国的需求则更为直接,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全球80%以上的稀土依赖中国出口,而美国正试图寻找替代供应源。
中国商务部的公告如同一颗精准制导导弹,直接命中了美巴稀土合作的关键环节。
公告明确规定,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等相关技术全部禁止出口,同时禁止国内人士为境外稀土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这意味着,即使巴基斯坦有稀土矿藏,美国有资金,但如果没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他们很难进行有效的稀土开发。
中国商务部的公告不仅针对性强,而且具有前瞻性,公告规定,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所列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
这一规定直接针对稀土的军事用途,卡住了美国军工产业的脖子。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今天,全球产业链绕不开它,没有它,高端芯片甭想生产,航空航天技术就别提了。
更何况每架F-35战机需要超过900磅的稀土元素,没有稀土,战机就没法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也因此能看出美国的国防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数据显示,美国国防部每年采购的稀土材料中,90%以上依赖中国加工,中国控制了全球70%的开采和90%的精炼,这意味着一旦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美国的军工企业将面临严重困境。
特朗普政府为摆脱稀土的对华依赖,眼下正焦头烂额四处寻找稀土供应国。
几年来,他们曾尝试从乌克兰、澳大利亚等地获得稀土,现在巴基斯坦也成为了新的合作伙伴。
但问题是,稀土开采不仅要矿藏储量丰富,还得设备、技术全套齐活,而全球范围内,真正有标准和规模的稀土开采设备,大头都在中国。
美国本土稀土产业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美国本土有不少稀土矿藏,但开采量只占全世界的2%,因为成本高、环保严。
另一方面,美国缺乏稀土加工能力,中国不光挖得多,加工也占了全球90%的份额。
美国唯一的稀土矿MP Materials重启后,挖出来的矿石还得打包运到中国粗加工,再空运回来精细化。
除了巴基斯坦,美国还在全球多个地区寻求稀土合作。
美国政府据说有意购买克里蒂卡尔金属公司股权,以控制格陵兰南部的坦布利兹项目权益,该矿是世界最大稀土矿床之一。
据CM公司估算,坦布里兹矿床资源量至少4500万吨,其中三分之一的资源量属于“重”稀土,能够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和国防工业。
美国政府还购买了美洲锂业5%的股份,并与美国唯一稀土生产商芒廷帕斯材料公司达成数十亿美元的协议,将扩大美国国内稀土永磁生产。
美国稀土公司正在推动扩大美国稀土永磁供应链的计划,公司在俄克拉荷马州斯蒂尔沃特市的烧结钕铁硼磁体制造厂,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商业化生产。
但这些努力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球稀土格局,从建厂到投产需要时间,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
面对中美两个大国,巴基斯坦试图走钢丝,维持一种平衡。
巴基斯坦一边跟美国合作,一边7月就跟中国签了CPEC矿产合作的补充协议,还拿到了20亿美元的技术援助,10月就开工建稀土冶炼厂。
这种“两边下注”的心思很清楚,巴基斯坦需要美国的钱和IMF贷款的支持,但更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电。
巴基斯坦在与中国的关系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巴经济走廊投资达850亿美元,并拓展至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在军事领域,巴基斯坦超过80%的武器进口来自中国。
因此,尽管巴美关系升温,但巴基斯坦仍然重视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巴基斯坦的协议明确规定合作期限最长15年,到期后巴方有权收回开采权或更换合作方。
中国商务部的公告不是摆样子,而是一种硬实力的宣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咽喉被牢牢卡住,任何国家想绕开中国另起炉灶,不仅要面对烧钱的现实,还要应对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
中国保持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地位,靠的不是喊口号,而是真实力,稀土博弈的背后,是现代工业“维生素”的控制权,也是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已经占据了制高点。
信源:
新民晚报2025-10-09 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被境外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商务部连发2条公告
新浪财经2025-10-07 邀请美国建港口紧邻中资港巴基斯坦几个意思巴铁不铁了吗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