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三年加上幼儿园免费,这下子全通了!



文 | 玉龙


前两天大家伙都在聊育儿补贴这个事儿,身边一起带孩子的邻居各个都在议论着,基本上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都在说,脸上也都是笑呵呵的,见着抱着孩子的宝妈们总会上前问一问:“你家孩子多大了?你家孩子生的好啊,拿国家的工资了。”。

虽然也有一些人嘴上喊着“钱太少,买尿不湿都不够。”,但脸上的笑容可没见消失。

同时,网络上不少网友也都在议论,称育儿补贴是为了解决人口出生率的问题,毕竟14亿人口一年新生儿还不到千万,说什么国家在不发钱,以后可能就没人了,给钱也不生之类的话。

要我说这些人就是瞎操心,他们很难想象到“育儿补贴”这四个字带来的信息量有多大。


首先就是“补贴”两个字,什么是补贴?

从概念上来讲,是一些机构为实现特定目标为特定群体提供的无偿资金。

那么育儿补贴的特定目标是到底是啥呢?有人说是为了提高人口出生率,毕竟出生率已经跌破千万,再不出手干预未来可能就真的没人了。

这话说的不一定错,育儿补贴也的确存在提高生育意愿的属性,但这是育儿补贴,不是生育津贴。

育儿和生育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国家的社会福利项上生育津贴早就存在,从你怀孕的第一天到生产那一天,整个孕期的各项检查、产假规定、生育津贴国家都是给了你钱的。

所以育儿补贴真正的目标是降低家庭养孩子的成本压力。虽说一年3600元并不多,甚至一个月的奶粉钱都要一两千,但这个钱是实实在在进入自己口袋的。

而育儿补贴的特定群体便是已婚已育和已婚备孕的人,说白了,就是给那些想生孩子家庭的一种社会福利。而对于那些决心当丁克的人,他们并不是育儿补贴针对的特定群体。

看到这有小伙伴可能会说了:即便拿到育儿补贴,养孩子的压力也没减轻多少。


一年3600元发放三年共计10800元的育儿补贴,在养孩子的百万资金面的确是冰山一角。但如果你换个角度看会发现,育儿补贴的发放只是社会福利体系完善的开始。

第一步是育儿补贴,这第二步就是学前教育。

这不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看到这个消息不少人都在网络上叫好,说国家福利真好,以后能省下不少钱等等,但对比育儿补贴这事儿,同样是社会福利,评论却完全不一样,这到底是为啥呢?

我仔细想了想也只想到了幼儿园免费后省下的钱多这一个理由。

以当下保育费较高的民办幼儿园来看,虽然价格有所差异,但一年下来的保育费大概在5000~10000元左右,这么算下来省下的钱的确比育儿补贴要多。

但如果我们跳出“钱有多少”这个关键点来看育儿补贴和幼儿园免费,你会发现国家出台的每一项社会福利的背后都是有“大招”的。


比如育儿补贴是为降低育儿压力和成本,幼儿园免费是为了减少家庭在孩子学前教育的支出成本。光是这两点就覆盖了出生后到小学前的福利制度。

另外,我们把焦点放在一个孩子身上你会发现,从孕育孩子那一刻开始,国家给了你各项检查费用的免除,以此来确保优生;在孩子出生后会给你生育津贴;而孩子出生后的三年内,为了降低你的育儿压力,给予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等孩子三岁要上幼儿园了,又开始给你免除学前保育费;当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级,遇到的九年义务教育。

可以说,包括育儿补贴、保育费免费这两项政策补贴在内,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目标的达成比那一点点补贴高了很多层次。

这下子,从怀孕到孩子初中毕业的十二年,一下子全通了。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育儿   幼儿园   孩子   国家   社会福利   津贴   学前教育   学前   压力   群体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