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对台湾的态度变化挺明显的。2025年1月他就职没多久,就开始公开批评台湾抢了美国的芯片生意,还说为什么美国要保护它。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背后是商人思维在作祟,只看利益不讲其他。
想想看,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是经济支柱,台积电这些企业靠美国市场吃饭,但特朗普觉得美国吃亏了,得让台湾多出血。2月,他在采访中又不承诺如果大陆统一台湾,美国会不会出兵,回归那个老一套的战略模糊。这让台湾那边有点慌,以前拜登好歹表态支持,现在特朗普只谈交易。
到3月,台湾想拉关系,承诺多买美国东西,但特朗普没买账,继续加压。4月,他推出互惠关税,把台湾列入名单,虽然芯片暂时没加,但随时可能。数据上看,2025年上半年台湾对美贸易顺差有552亿美元,比之前多不少,这成了特朗普的把柄。他老强调美国纳税人不能白帮别人,台湾得为安全埋单。
5月,他的团队推援助法案,但要求台湾国防支出占GDP10%,这比过去高多了。6月,又威胁对进口芯片加税,说是为了贸易公平。7月,他放话可能对半导体和制药加税,台湾芯片业首当其冲。这些步步紧逼,从经济到军事,挤压台湾的空间。
经济上,特朗普用关税当棍子,针对台湾的芯片命脉。1月他就威胁加25%到100%的关税,目的是逼台积电把生产线搬回美国。台积电已经在亚利桑那投了650亿美元建厂,但特朗普觉得不够,还得快点。4月关税落地,台湾商品受影响,芯片虽免,但企业压力大。贸易数据显示,美国从台湾进口多出口少,顺差大,特朗普就以此加码。
5月,他和中国大陆谈初步协议,关税降到30%,但对台湾高压不变,区别对待明显。6月,美国汽车和科技行业游说反对,但特朗普坚持,说要纠偏。7月,他说加税可能月底就来。结果,台湾芯片销量掉,企业得涨价或转产,美国企业像苹果、英伟达开始找替代,越南、印度捡便宜。台湾经济根基晃动,出口靠芯片,一旦出事,社会就稳不住。特朗普这手,等于榨完价值就甩开,只算账不顾面子。
战略上,他更直接,推单边主义,不想卷入台海事。2月记者会,他说美国不能老为别人打仗,暗示台湾自己扛。军事援助减,美军在台海巡航少,转回本土练兵。3月,他冻结乌克兰援助,逼谈判让步俄罗斯,台湾看在眼里,担心被抄。
4月,他的团队说台湾是中美冲突源头,成本高就交易换好处。5月,卖武器继续,但条件严,台湾得多付钱。6月,他压欧洲和北约,间接影响印太。7月,重申关税和战略模糊,避免硬承诺。如果台海真有事,他很可能让台湾单干,美军不往前冲。这些举动连成片,是调整对台策略,避免大开销。
对比乌克兰,特朗普上台后快速转向,冻援助推谈判,台湾看到影子。整体上,他的政策不是零散的,是系统性转变,美国不愿当全球警察,只想从盟友身上捞。台湾经济开始扛不住,出口下滑,失业冒头,但特朗普不管,只顾美国先。专家说,这暴露他不想高成本冲突,商人本色全露。
大陆这边,不能光看着,得全方位准备。最坏的情况是台湾经济被榨干后战略上被扔,岛内乱可能逼大陆行动,美国借机搅局或谈条件。经济上,大陆推半导体自给,2025年2月后面对10%关税,启动内需拉动,本土供应链加强。企业加研发,芯片产出升,少被卡脖子。同时,扩内销,办消费会推本土货,少让外人占便宜。贸易逆差下,推一带一路,分散出口,不单靠一处。
军事上,保持警觉,解放军沿海练兵常态,舰艇巡台海,守底线。如果特朗普真不管,岛内势力可能乱来,大陆护和平不容侵犯。外交上,加深欧洲、东南亚合作,德国车厂投多,签协议扩贸易。中俄稳固,一起应挑战,不让特朗普孤立。东南亚国家近,圈子大,影响力强。朝鲜上,沟通好,共稳地区。大陆靠实力控台海,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