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喝酒,习惯成自然。只要不酗酒,好像没啥大碍。”这是许多常喝酒的人心中的想法。
实际上,酒精在带来一时的愉悦感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在身体里造成一系列危害。这并非对饮酒者的一种过度解读,而是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的真实反映。
长期饮酒者的身体,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受损,而酒精对各个器官系统的影响,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
很多人认为,只要每天不过量饮酒,肝脏和心脏都能承受得住,反正每年体检时一切正常。可实际上,酒精不光对肝脏和心脏造成伤害,它的“战场”还遍布全身,悄悄侵蚀着人们的健康。
长期饮酒,酒精性肝炎的风险明显增加。肝脏是身体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它的功能会随着饮酒频繁和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受损。
酒精性肝炎是酒精过度摄入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它的形成过程往往是渐进的,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甚至没有察觉到肝脏的损害。
而一旦病情加重,患者就会出现黄疸、腹水等明显症状,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
据统计,长期过量饮酒的人群中,约有20%到30%的酒精性肝炎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胰腺也是酒精的“重灾区”。胰腺负责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参与身体的代谢过程。长期饮酒会使胰腺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引发胰腺炎,严重时可引起胰腺损伤。
根据医学研究,慢性饮酒者患胰腺炎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以上。胰腺损伤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消化和血糖控制。
胰腺功能受损后,食物消化不良,体内糖代谢失常,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且胰腺炎发作时,患者常常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全身衰竭的症状,这种急性发作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治疗过程既痛苦又昂贵。
心脏也无法逃脱酒精的影响。饮酒对心肌的损害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会在长期的积累下,悄悄地改变心脏的功能。
酒精可以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医学研究显示,长期饮酒与酒精性心肌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饮酒者中,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研究还表明,长期饮酒会导致心脏壁变薄,血液流动受阻,从而增加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最后,长期饮酒对大脑的伤害也不容忽视。饮酒不仅会影响记忆力、反应速度,还可能加速脑功能的退化。
医学研究表明,长期饮酒者的脑萎缩程度往往较为严重,部分饮酒者可能在较年轻的年龄就出现了明显的认知功能衰退。
大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发生改变,久而久之,神经细胞受损甚至死亡,影响到思维、记忆、判断等功能。长期饮酒者的痴呆症风险增加,酒精中毒导致的脑萎缩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关联性越来越明显。
每个酒精饮者都希望自己能控制饮酒量,不让身体遭受严重的伤害。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饮酒对身体的潜在威胁。喝酒虽然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愉悦感,但在长期的健康损害面前,这种愉悦感显得微不足道。
无论酒量如何,任何形式的长期饮酒都会让人付出健康的代价。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健康风险,达到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如果一个人长期饮酒,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处于高风险之中?
如果长期饮酒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往往会错过早期预警,直到身体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处于高风险之中,提前采取措施防范这些健康隐患呢?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许多酒精引起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肝脏、心脏和大脑的损伤,往往在早期并不会引起足够的警觉。
健康管理中,定期开展身体检查是筑牢健康防线的重要一环。对于长期存在饮酒行为的人群而言,体检的频次应适当加密,以便更及时地捕捉身体潜在变化。
在体检项目规划里,肝功能检测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因为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枢纽,一旦功能出现异常,极有可能是酒精性肝炎或肝脏损伤敲响的警钟。
肝脏不仅承担着解毒重任,还在物质代谢、能量储存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若体检时发现诸如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等肝功能关键指标显著偏离正常范围,且无法找到其他明确诱因,长期饮酒这一因素便需纳入重点考量范围。
与此同时,腹部超声检查犹如肝脏健康的“侦察兵”,可助力早期揪出肝脏脂肪堆积、肝硬化等隐患,为后续干预争取宝贵时间窗口。
通过这些检查手段,能够精准定位酒精对肝脏造成的损伤,以便及时启动治疗或干预方案,将危害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心脏健康守护方面,常规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固然重要,但对于长期饮酒者而言,血压和心率的动态监测同样不容忽视。
长期酗酒引发的酒精性心肌病,会悄然侵蚀心脏健康,导致心肌增厚、心脏泵血功能衰退以及血液循环异常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由于心脏病变在早期常隐匿无踪,缺乏典型症状,定期开展血压监测和心电图筛查就显得尤为关键,它们如同敏锐的“预警器”,有助于在心脏病变初期及时发出警报,为后续治疗争取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饮酒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导致记忆力衰退、反应迟缓、思维模糊等问题悄然滋生。这些细微变化往往不易被饮酒者自身察觉,需借助专业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才能精准捕捉。
若存在长期饮酒史,且近期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症状,应尽快向神经科专家寻求帮助。神经学专科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MRI扫描)犹如“探照灯”,可穿透表象,深入剖析大脑健康状况,为早期诊断酒精性脑损伤提供有力依据,助力患者及时开启康复之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饮酒不过量就没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徐子瑛.酒精及高脂饮食双重诱导下脂肪肝的转录组学变化分析,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07-30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