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天津开幕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
襄阳岘山摩崖石刻生态修复项目实力出圈
向来自全球的矿业专家展示了
从矿场到景区的绿色蜕变之路
修复前后对比图

在备受关注的矿山生态修复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15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襄阳岘山项目凭借创新模式脱颖而出。

素有“诗山泪碑”之誉的岘山,是襄阳“山城相依”的生态核心与人文地标。然而,长期采矿导致山体遍布断崖陡壁,生态与景观遭受严重破坏。
为重现青山风貌,襄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的治理新路径。该项目由襄阳智谷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统筹推进,总投资7.84亿元,对岘山东侧1430亩废弃矿区实施系统修复。

项目创新采用“生态修复+文旅开发”一体化推进机制,由单一主体负责“投、建、管、运”全流程,打通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为全国城市周边废弃矿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襄阳样本。

如今,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恢复与人文景观再造,曾经的“矿伤疤”摇身一变,成为生态与文化双赢的美丽景区。襄阳岘山的这场“变形记”,不只修复了一片山,更唤醒了一座城的生态记忆与文化灵魂。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