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邱婵)7月4日,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北武院)执行院长吴志强指出,面对当下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热议,要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推动AI产业回归价值本质,防止泡沫重演。
吴志强表示,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从“语言智能”向“社会智能”的跃迁,但越是热潮汹涌,越需要科技界、政府与产业界保持耐心和理性。他指出,当前全球AI发展已步入“精进期”而非“爆发期”,技术落地面临数据隐私、场景复杂、应用标准不统一等多重挑战,过度宣传或急于求成,容易导致“风口变泡沫”,重蹈互联网经济早期“泡沫破裂”的覆辙。
他强调,“人工智能不是一剂立竿见影的灵药,而是一项长期积累、持续演进的底层科技。”他呼吁产业政策制定者和资本市场要摒弃“短期论英雄”的心态,以“耐心资本”“科研定力”和“政策定力”共同支撑生态建设,从真实问题出发,以场景驱动推动应用落地。
2022年11月,北京大学率先布局武汉,在东湖高新区落子北武院。北武院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创新与社会治理场景融合,打造了全球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构建基于百万智能体的城市仿真模拟平台,服务于应急响应、交通调度、风险感知等核心领域。吴志强表示,这一平台正是人工智能从“对话”走向“理解”的重要探索,“我们希望AI不仅能理解语言,更能理解人类社会运行的逻辑。”
截至2024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汇聚人工智能企业738家,产业规模超过450亿元,基本实现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全产业链覆盖。为进一步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机遇,东湖高新区近期还密集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的两套政策,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吴志强表示,东湖高新区是中国少数具备从基础研究到高性能算力再到复杂场景验证全流程能力的城市区域之一,为人工智能从技术走向产品、从模型走向治理提供了天然土壤。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靠喊口号,也不能靠堆参数,更不能靠跟风热点。”吴志强指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应当在一线场景中被反复打磨、在真实数据中被不断验证、在社会治理中创造实际价值。他表示,北武院愿与各界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城市大脑,为武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出积极贡献。
更新时间:2025-07-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