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生
之
道
《黄帝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天气炎热,更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天人相应”,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处于最为旺盛的状态。
《黄帝内经》
养生建议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人体应顺应季节变化,夜间躺床的时间可稍微延迟,早上起床时间可稍提前,适当的感受阳光,补养阳气,来年冬季阳气旺盛,能够更好的抵抗外邪。
“使志无怒”:夏季炎热,心火旺盛,心气外泄,不能内守,容易烦躁失眠。中医强调“心静则身凉”,通过冥想、站桩、听琴曲等方式内敛心神,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还有一层意思,情绪的疏泄很重要,适当的情绪疏泄有助于身体健康,以免郁久生病。
“使气得泄”:夏季炎热,毛孔张开,适度运动至微汗如太极拳、八段锦可排出体内湿浊,但忌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津液。
养生妙招
1.夏季养阳,冬病夏治
夏季是“冬病夏治”黄金期,可通过三伏贴、督灸、脐灸、艾灸(如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穴)祛除体内寒湿,改善冬季咳喘、关节痛等。
2.夏季饮食
养生粥:绿豆百合羹、山药茯苓粥、冬瓜赤小豆汤、银耳莲子粥。
养生茶:酸梅汤、莲子心茶、苦瓜茶、紫苏饮、荷叶茶、薄荷饮、菊花茶、竹叶茶。
饮食注意: 适当“吃苦”:苦味入心,能清心火。部分茶饮偏于寒凉,脾胃阳虚之人少食;少吃冰镇瓜果、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3.夏季运动
运动时间应避开高温时段,建议选择在清晨进行。选择中低强度运动为主,运动以微汗出为度。建议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及太极拳等运动。
4.情志调养
“心静自然凉”。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烦躁暴怒。听舒缓音乐、练习静坐、冥想、阅读、书画等都有助于静心宁神。
供稿:中医科 贾懿新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