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阿根廷政府急如星火抛出“救命政策”,即日起至10月31日暂时取消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试图通过刺激出口换取美元,缓解比索暴跌和外汇储备枯竭的危机。
而阿根廷这一个政策刚落地,中国买家便上演“闪电战”,两天一口气敲定20船阿根廷大豆订单。
需要说明,这波操作属于是算准了“成本账”的精准出击 —— 相关税务取消后,阿根廷大豆每吨比巴西都要便宜不少,对中国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省钱机会,不抢才是“傻子过年 —— 看别人家热闹”。
可谁也没料到,中国这记“常规操作”,竟直接戳中了美国政客的“痛处”,让他们瞬间炸了锅。
消息传到美国,北达科他州共和党众议员朱莉・费多查克立马跳出来“撒泼”,对着阿根廷抱怨其“忘恩负义”,活脱脱像被抢了糖果的孩子一样。
她倒打一耙,声称美国对阿根廷“雪中送炭”提供金融支持,阿根廷却“背后捅刀”损害美国农民利益,直呼这是“咽不下的苦果”,还说什么阿根廷此举,削弱了特朗普跟中方的谈判。
换言之,这就是说阿根廷削弱了特朗普的筹码。
可这位议员揣着明白装糊涂,压根不提“前因”。
如果不是美国非要掀起贸易战,非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反手就进行反击,直接让美国大豆彻底失去竞争力 。
换言之,这就是美国自己所种下的苦果!
如今美国豆农的日子堪称“雪上加霜”:中国至今没订一船美国新季大豆,仓库里的大豆堆得像小山,价格更是跌到五年谷底,豆农们愁得不行。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让中国扩大农产品进口,一边又拉着欧盟对华加征关税,这种 “又当又立”的操作,简直是把市场拱手让给南美对手,纯属“自作自受”。
至于美国议员对阿根廷扯着“背叛论”的论调,纯属“驴唇不对马嘴”—— 阿根廷这波减税,压根不是针对美国,而是“泥菩萨过江 —— 自身难保”的应急之举。
此前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 “跳水”,央行拼尽全力干预市场,短短3天就耗光11亿美元外汇储备,堪称“坐吃山空”。
米莱政府这才咬着牙推出免税政策,说白了就是“饮鸩止渴”也要救急:目标很明确,40 天内靠农产品出口挣回70亿美元外汇,给濒临崩溃的经济“续口气”。
对阿根廷农民来说,这40天的“税收假期”更是“救命稻草”—— 刚好能用来还美元债务、保住饭碗。
正如阿根廷种植户鲁曼所说:“这40天至少能让我们赚点利润,把债还清,不至于砸了全家的生计。”
在“活下去”这个硬需求面前,美国政客念叨的 “地缘政治忠诚度”,不过是远在天边的 “耳旁风”—— 谁会为了虚无缥缈的“忠诚”饿肚子?
此外,中国这波大豆采购看似偶然,其实也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革”,因为中国早已跳出了“靠美国”的依赖,建起了“多路并进”的多元化大豆供应体系,把“鸡蛋”稳稳分到了不同篮子里。
七年前,美国还能在我国大豆进口市场上分走巨大“蛋糕”,如今缩水得堪比 “王小二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有布局:在巴西砸钱建港口、修铁路,打通运输“堵点”;
还搭起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把南美供应链攥得“稳稳的”,压根不怕某些国家“断供”。
除此之外,中国近期从澳大利亚采购油菜籽、扩大加拿大粮源等操作,更是把供应链弹性拉满,堪称“未雨绸缪”。
而美国农业的生产体系,早把中国需求当成了‘主心骨’,现在中国需求‘转了向’,想找替代市场?简直是‘大海捞针’!”
总之,美国议员的歇斯底里,与其说是骂阿根廷,不如说是对贸易战“反噬”的恐慌 —— 毕竟这“苦果”是他们自己种的,现在只能“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中国买阿根廷大豆,说到底就是商场上的“理性选择”:谁的价格低、供应稳,就跟谁合作,这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硬道理,可不是看谁的政治口号喊得响。
而美国总想用政治“捆绑”贸易,结果反而让巴西、阿根廷趁机抢占市场,这纯属自作自受。
要是美国还不清醒,继续把经贸当 “政治筹码”,搞单边保护主义,那以后类似大豆这样的 “苦果”,只会越来越多。
在全球化浪潮里,没人会为美国的任性买单 —— 毕竟市场规律面前,任何政治作秀都是 “纸老虎”。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