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王牌要失效?美国阴谋终究要得逞了?这次被专家说对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稀土的江湖里,美国曾是“老大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在这一领域风头无两。

可不到十年光景,面对中国低廉高效的全产业链竞争,美国矿山纷纷关停,技术骨干另谋高就,这条“金脉”几乎断在了美国自己手上。

风水轮流转,如今美国坐不住了。

难道中国的稀土王牌会失效?恐怕并非如此!

8月10日,美国国防部战略资本办公室宣布向MP Materials公司提供1.5亿美元贷款,专门用于提升重稀土分离能力。这是该机构成立以来发放的首笔贷款,五角大楼将其视为“对抗中国稀土主导地位的战略进入实操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一个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美好大法案》,为关键矿产注入5亿美元信贷补贴,理论上可撬动高达1000亿美元贷款额度。

美国国防部的目标毫不掩饰:到2027年,自产的稀土和磁铁要支持美国所有的国防所需。

而MP Materials这家公司一夜之间成为美国稀土界的明星。它拥有美国唯一在运营的稀土矿,即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股价在2025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367%。

高盛和摩根大通为MP Materials提供了10亿美元融资承诺,苹果公司更是与其达成5亿美元协议,由该公司为iPhone等产品在美国本土独家供应稀土磁体。

而美国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空前。

国防部通过购买优先股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5%,并同意以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价采购其生产的镨钕氧化物产品,这几乎是市场价格的两倍。

然而光环之下,MP Materials仍未能摆脱亏损窘境。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调整后每股亏损13美分。更关键的是,其加州矿场的资源类型以轻稀土为主,而美军F-35战斗机每架需要约417公斤稀土材料,其中高性能磁体所需的镝、铽等重稀土元素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这家“独苗宝宝”企业2025年的磁铁产量预计仅能达到1000吨,相比中国同年的30万吨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由此,美国终于发现了重建稀土供应链的道路上横亘着四大结构性难题,每一个都像一堵高墙。

成本劣势首当其冲。

MP Materials的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至少50%。由于技术路线差异,美国采用溶剂萃取技术,而中国采用串级萃取技术,导致冶炼环节成本更高、效率更低。

而技术代差难以跨越,中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领先全球一代以上,而美国重稀土分离技术尚未成熟。美国稀土公司虽在德克萨斯州试验产出纯度99.1%的氧化镝,但低品位和高开采成本使商业化生产遥遥无期。

更严峻的是,美国国防工业依赖的7种中重稀土,目前精炼能力完全空白。

人才断档三十年,要知道,稀土冶炼分离需要专业技工和工程师团队,而美国相关人才培养断层已达三十年。

产业链更是支离破碎,从矿山到磁体的完整产业链需要数百个配套环节,美国几乎从零开始。新建一个矿产加工中心,意味着要同步建设相应的交通、供水、废物处理系统。

更讽刺的是,分离材料时需要的化学试剂,大部分仍需从中国供应商采购。

戈维尼公司2025年报告显示,美国武器系统国产化率只有22%,剩下的78%严重依赖中国矿产。具体到海军系统,依赖度竟高达91.6%。

可见,五角大楼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焦虑。

既然本土重建困难重重,美国将目光投向全球资源版图,展开一场矿产“大棋局”。

2025年2月,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致信特朗普,提出一项“资源换安全”交易:如果美国能帮助击败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刚果(金)愿向美国提供钴、锂等关键矿产。

两国谈判进入最后阶段,计划在6月底前签署协议。

根据方案,美国企业将获得全球最大钴矿床,也就是腾克丰古鲁姆矿周边未开发矿区的独家勘探权,以及预估储量达664万吨的马农锂矿优先开采权。

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直言,协议目标直指 “减少对华依赖” ,但承诺“不会损害中企既有权益”。

然而中国在刚果(金)的70亿美元矿产投资面临系统性风险。

但不用担心,中国手握反制筹码。刚果(金)80%电力依赖中资水电站,断电风险可制约任何违约行为。同时全球60%钴精炼产能在中国,短期难以替代。

在欧洲方向,美国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成立“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打造排除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但现实很骨感,欧盟预计到2040年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仍在85%左右。

其实,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稀土自主战略,中国并非被动应对。

2025年4月,中国实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要求用户进行终端用途认证,对涉及军事用途的稀土技术出口进行限制。

这些措施已产生实质影响,美国军工承包商面临零部件交付延迟,有些不得不请求军方延期交货。

而中国控制着全球91%的稀土加工产能,特别是垄断了中重稀土领域的精炼技术。

这种优势建立在33年持续投入的基础上,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战略目标开始,中国逐步攻克从开采到加工的全部技术难关。

产业升级也在同步推进,宁德时代宣布2025年将钠离子电池产能扩大至100GWh,这一技术路线可能削弱钴的战略价值。

中国还通过“采矿权换押金”模式锁定刚果(金)新矿区控制权,联合南非、赞比亚共建跨境运输走廊,规避潜在的美军控制路线。

在资源储备方面,中国占据绝对优势。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亿吨,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36.7%,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9.2%。

可以说,稀土地缘博弈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

中国33年构建的产业链护城河,不会因美国百亿投资就轻易瓦解,而美国军工复合体对摆脱“稀土依赖症”的执念,也不会因短期挫折而消散。

也因此,中国的王牌并未失效,至少在当下,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仍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5-03-25:美媒:美国不是没有稀土矿,但加工仍高度依赖中国

观察者网:2025-03-23:刚果(金)总统致信特朗普,提议用关键矿产换取美国军事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财经   稀土   美国   要得   王牌   中国   阴谋   对了   专家   刚果   技术   矿产   美元   全球   关键   磁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