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临清市新闻速览

一、文旅融合新标杆:大运河戏剧美食文化节圆满收官,拉动消费超8亿


2025年5月5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商务厅与聊城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华美食荟”2025大运河(临清)戏剧美食现场交流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以“乐享中华美食 共享美好生活”和“天下运河 非凡临清”为主题,深度融合戏剧、非遗与美食文化,打造了一场覆盖全域的文旅消费盛宴。


全域联动布局:设置“1主会场+7分会场”,包括东宛园景区、国棉1960文创园、运河钞关等核心区域,涵盖美食市集、非遗展演、沉浸式戏剧互动等多元场景。

亮点活动:

主会场特色:东宛园推出“大运河中华美食市集”,汇集42家非遗美食摊位,每日限量供应免费“八大碗”非遗炖菜,夜间以《宛园十二锦》沉浸式互动游戏吸引年轻游客。

国潮音乐节:国棉1960文创园举办戏剧主题音乐节,结合光影舞台与篝火晚会,单日客流突破3万人次。

运河文玩雅集:运河钞关景区融合古玩交易与茶歇体验,推动文化消费与美食经济跨界融合。

数据亮眼: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超8亿元,带动本地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5%。


产业联动:中国烹饪协会牵头举办“全国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与西部马华、东来顺等20余家头部企业达成供应链合作意向,推动“中央厨房+预制菜”模式落地。


二、婚俗改革深化:“义务红娘”志愿队助力移风易俗,简办婚礼率达85%


临清市以“破陋习、立新风”为核心,创新婚俗改革路径,打造全国婚俗文化示范城市。


政策创新:

“义务红娘”志愿队:由154名志愿者组成,涵盖妇联干部、心理咨询师、律师等,通过入户宣讲、短视频推广倡导“零彩礼”“简婚礼”理念,两年内促成400对新人婚恋,节省开支超600万元。

婚俗文化展厅: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展厅,展示婚嫁礼仪变迁,引导新人树立“重登记、轻仪式”观念。

典型案例:七夕相亲会上相识的徐女士与赵先生响应号召,仅邀请至亲举办简约婚礼,婚车减少至3辆,婚宴规模压缩70%。

社会影响:全市婚礼简办率提升至85%,相关经验被列入山东省《2025年婚俗改革推广计划》。


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升级: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


临清市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依托《临清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技术突破:

与天瑞重工合作推广磁悬浮节能技术,降低钢板轧制能耗25%,年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

建设数字化共享工厂2处,实现订单、设计、生产全流程云端协同,缩短交付周期30%。

企业培育:

2025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鲁西轴承等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

设立2亿元产业升级基金,支持企业技改与数字化转型。

绿色园区建设: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广循环水处理、余热回收技术,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3%。


四、现代农业创新: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全省推广


临清市以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样板。


技术创新:

采用三层楼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鲈鱼年产量达传统坑塘的90倍,单位能耗降低30%。

试点“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技术专利达12项。

经济效益:2024年产业园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2000户农民户均增收3万元,模式已推广至河南、河北等省份。



五、政务服务革新:AI赋能“提醒式”审批效率提升40%


临清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提醒式”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


智能服务:

通过大数据预判企业需求,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024年兑现技术改造奖补资金1.2亿元。

引入无人机勘验技术,缩短农业、林业项目审批时间70%。

风险管控:完成全县燃气企业年检,智能监测设备覆盖率达85%,隐患整改率100%。


六、民生保障升级:构建“15分钟养老健康服务圈”


临清市深化“家门口”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养老服务:

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处,提供助餐、康复等服务,覆盖老年人口3.2万人。

试点“智慧健康小屋”,AI辅助诊断覆盖80个行政村,慢性病管理效率提升50%。

医疗提质:

乡镇卫生院新增CT设备10台,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0%。

推广中医药服务,18家卫生院设立“国医堂”,惠及慢性病患者2.3万人。


七、交通网络优化:高铁扩建助力鲁西枢纽地位提升


重点项目:

济聊高铁临清站扩建工程:新增2个站台,2026年通车后至济南车程缩短至40分钟,预计年客流量提升50%。

G309国道改造:双向六车道设计提升物流效率30%,年货运量突破200万吨。

物流升级:京东物流园投入运营,冷链仓储容量达5万吨,覆盖冀鲁豫农产品集散。


八、文化传承创新:非遗技艺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非遗活化:

推出“非遗文化周”,展示临清剪纸、黑陶制作技艺,衍生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

沉浸式戏剧《运河情思》融合杂技与国潮元素,单场观众超5000人次。

品牌效应:“天下运河·非凡临清”文旅IP纳入商务部“中华美食荟”体系,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总结


2025年5月的临清市,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通过戏剧美食文化节、婚俗改革、高端装备产业升级等多元化路径,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提升。从运河畔的烟火市集到工厂车间的绿色转型,从“零彩礼”新风到AI赋能的政务服务,临清正以创新实践书写县域发展的“临清样板”。未来,随着高铁扩建与物流体系完善,临清将进一步巩固鲁西枢纽地位,迈向全国百强县目标。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临清市人民政府官网、中国烹饪协会数据、大众日报等公开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旅游   临清市   新闻   临清   婚俗   运河   戏剧   美食   企业   大运河   市集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