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在中日本艺人表态,别忘了一百年前多少间谍从小长就在中国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这一行为引发中国民众强烈谴责,可在这样的敏感节点,三位在华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日本艺人相继公开表态,立场鲜明地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他们的发声打破了舆论沉寂,迅速成为全网热议焦点。

11月18日中午,凭借《乘风2023》圈粉无数的歌手美依礼芽,在微博账号上发布长文。

她提到自己来中国多年,早已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中国朋友的热情让她倍感温暖,永远坚定支持一个中国。

这条微博发出后,短短两小时内转发量飙升,评论区里满是“谢谢你的真诚”“支持正确的立场”这类声音。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演员矢野浩二也在微博同步发声。

他回顾了自己1998年只身来到中国打拼的25年历程,坦言在中国他收获了事业的成功,遇到了相伴一生的妻子,女儿也顺利加入中国国籍。

他直言中国就是自己的家,会永远守护一个中国的底线。

除了这两位深耕中国娱乐圈的艺人,日本资深演员高峰圭二也在社交平台X上发声。

他针对高市早苗的言论直接表态,强调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发生冲突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唯有坚守一个中国、搞好双边关系,才能维护地区和平。

三位艺人的接连表态,很快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

不少网友直呼没粉错人,认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中国的友好。

但也有部分网友保持着冷静态度,觉得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艺人表态可能掺杂着市场考量,担心这份支持并非完全发自内心。

还有一部分直接说“滚回日本”。

其实,网友们的激烈反应并非凭空而来,背后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百年伤痛。

早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把侵略中国当成目标,间谍渗透成了战前重要准备。

历史伤痛,难以磨灭

1886年,日本军官荒尾精在汉口开办乐善堂药店。

表面上卖药救人,实际是日本在华首个系统化间谍机关,网罗了大批日本浪人和军官。

这些间谍留长辫、学官话,彻底伪装成中国人。

他们以经商、游历为掩护,用三年多时间走遍中国,收集政治、军事、地理等各类情报,编纂出2000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

这本书对中国的了解甚至超过当时的清廷,成为日本后来侵华的重要参考资料。

甲午战争前,间谍头目根津一还在上海部署谍报行动,派出8名间谍潜入中国各地。

其中有人伪装成湖北商人,有人跑到普陀山受戒扮和尚,专门刺探北洋水师部署和清军动向。

这些间谍的情报,直接帮助日军在战争中占据优势。

1931年,日本参谋本部大尉中村震太郎,伪装成农业专家潜入东北军事禁区。

他带着军用地图和枪支测绘地形,被中国军队逮捕处决后,日本竟以此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

从清末到抗战前,日本间谍无孔不入,从城市到边疆,用各种身份潜伏刺探,为侵略铺路。

数千万同胞伤亡、山河破碎的惨痛后果,让中国人民对这类渗透始终保持警惕。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警惕可以理解,但看待日本艺人的表态,更该保持理性分辨。

理性看待,坚守底线

美依礼芽顶着日本国内非议坚定发声,矢野浩二二十五年扎根中国、女儿入中国籍,他们的付出和立场有迹可循。

对于这类真心尊重中国、推动友好的艺人,大众的认可和支持有其道理。

同时历史教训不能遗忘,当下日本右翼势力的动向值得高度警惕。

高市早苗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还推动修改教科书淡化侵略历史。

日本近年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扩充防卫预算、谋求进攻性军事能力。

无论艺人来自哪个国家,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是在华发展的底线。

这不是苛刻要求,而是基于历史和法理的基本准则。

真心友好会被看见,触碰红线则必然被市场和观众抛弃,这一点从未改变。

对此,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娱乐   日本   间谍   中国   艺人   底线   历史   友好   立场   明治维新   甲午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