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冷空气活动频繁,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中医认为,养生需顺应“收藏”的节气特点,核心在于固护阳气、防燥护阴、预防外邪侵袭,为冬季健康打下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活起居方面:

1. 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帮助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 运动宜“收敛”,避免剧烈运动耗伤阳气,以舒缓、养筋的运动为主,如散步、八段锦、打太极等。运动强度以“微汗即止”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3.霜降是“外寒初盛”的节点,保暖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尤其要护好易受寒气侵袭的部位。做好头部、腰腹部、脚部的保暖防护。

4. 霜降后万物萧瑟,易引发人“悲秋”情绪,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品茗读书等方式调节心情,保持心境平和。

饮食方面:

需兼顾“防燥”与“御寒”,同时避免滋腻伤脾。
1. 滋阴润燥为本:秋季余燥未消,易伤肺津,可多食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蜂蜜、麦冬等。
2. 适度温补御寒:气温下降后,可适当增加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栗子、核桃等,以补养阳气,但需注意“适度”,避免过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助火伤阴。

3. 健脾护胃为要:霜降后脾胃功能易受寒凉影响,应少食生冷食物,可吃山药、莲子、南瓜等健脾食物,烹饪时可加入生姜、花椒等温性调料,温胃散寒。
预防疾病方面:
此时“燥邪”与“寒邪”易共同侵袭人体,需针对性预防以下疾病:
1. 呼吸道疾病:燥伤肺,寒邪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可通过饮用麦冬百合茶(麦冬10克、百合5克泡水)润肺,外出戴口罩防冷空气刺激。
2. 心脑血管疾病:气温骤降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3. 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加强关节保暖,可适当热敷关节,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霜降养生的核心是“顺时应势”,通过合理调整饮食、起居、情志,配合适当运动,实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愿各位安然度过季节交替,为冬日养藏筑牢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养生   霜降   白昼   时节   阳气   麦冬   食物   保暖   疾病   关节   气温   百合   节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