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论芸轩
编辑 |论芸轩
这可真是天妒英才啊!
9月22日,多家官方媒体传来一则让人揪心的消息: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胡大乔教授不幸离世,生命永远停在了43岁。
虽然从讣告里我们能清楚看到,这个女教授是因为突发疾病走的,一切都太匆忙,谁都没来得及好好告别。
但随着一些同学透露的细节,还有官媒报道的中,胡大桥的生前履历简直是看哭众人,原来她年纪轻轻就付出了这么多,包括自己的生命.....
从胡大乔教授工作的安徽大学就能看出,她生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在这所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选择了留校任教。
根据资料显示,安徽大学截止到目前为止还差三年就成为了一所百年老校,自从成立后就开启了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篇。
历经28年的风雨之后,这所学校从安庆搬迁至合肥,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为安大注入了新的生机。
当时毛主席还亲笔为其题写校名,这一荣耀,让安大师生们倍感自豪,也让学校在全国高校中崭露头角。
后来,安大顺利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又成为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这些响当当的头衔,可不是随便就能拿到的,背后是安大近百年的拼搏与积累,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人才。
科研成果也是一个接一个,发现了新光波导材料,首次实现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这在全球科研界都引起了轰动。
要说学校这么优秀,那背后离不开的肯定是老师以及学校领导,这其中就包括了像胡大乔教授这样的人才。
自从胡大乔去世的消息曝光之后,不少人都感到非常的可惜,一方面是她的年纪确实很年轻,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人看到胡大乔教授的生前履历,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太优秀了”。
根据资料显示,胡大乔出生于1982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安徽人,毕业时没有急着奔赴其他平台,而是选择留校任教。
说实话这种选择也能理解,毕竟在高校里,能从本校起步并一路深耕的老师,往往对学校有着格外深的感情。
胡教授显然也是如此,但她没把“留校”当成终点,反而趁着教学的间隙继续追赶,最后成功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
要知道,中科大的化学领域在国内乃至国际都颇具分量,能在这里拿到博士学位,背后得付出多少个熬夜查文献、泡实验室的日子,可想而知。
直到2016年的时候,胡大乔教授迎来了学术生涯的重要节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被派往美国圣母大学深造。
对高校老师来说,海外访学不仅是开阔视野的机会,更是对接国际前沿研究的关键窗口,很多人会在这段时间里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在访学归来后,胡大乔教授的事业脚步走得更稳:2017年年底晋升副教授,2024年12月顺利评上教授职称。
熟悉高校晋升体系的人都知道,从副教授到教授,不仅要在科研上拿出硬成果,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也不能掉队。
而胡大乔却在短短7年完成这步跨越,这背后恐怕是她实打实的实力支撑,毕竟她在学术领域的“成绩单”同样亮眼.....
说实话一个国家重点大学教授的头衔,已经是很多人望而不及的地步了,但胡大乔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原来在胡大乔在200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担任了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后来还成为了安徽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还担任过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不得不说,胡大乔的教授相当厉害,能进入省级专家库,就意味着她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官方认可,国际期刊审稿人这个身份,更说明胡大乔的研究水平能和国际同行对话。
这些年里,她先后主持、参与过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还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过一流论文。
她还指导过“金银纳米团簇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帮本科生接触科研前沿。
可能有很多人不了解胡大乔教授研究的“合金团簇材料”,具体是什么,但简单说,这是材料科学里的前沿领域。
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想办法用更环保的方法,精准做出特定尺寸的合金团簇,现在都提倡“绿色科研”,既要出成果,也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是研究这些材料的光学性能,比如能不能用在发光器件、传感器上,还会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模拟,搞清楚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研发出更好用的材料。
三是帮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很多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而胡教授却想着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这份务实其实很可贵。
她近五年发表的论文里,有3篇发在了国外的顶级期刊上,这些成果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为国内合金团簇材料研究添了砖。
2024年,她还受邀参加了安徽省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能在这样的行业会议上发声,足见她在省内化工领域的影响力。
教学上,胡大乔教授更是称得上“标杆”,在安徽大学任教的这些年,她一手带出来20多位研究生。
说实话如果想讲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胡大乔教授却能让师生都认可,甚至连续八年教学考核优秀。
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会以如此突然的方式离开,从此告别了这个世界,丢下了自己的家人。
据她的学生透露,事发时胡大乔教授正在给新生上课,课堂里还有一百多位学生,她突然突发脑溢血,最终没能抢救回来。
胡大乔教授的骤然离去,让太多人觉得惋惜,有网友称看她近年来的晋升节奏、科研成果,就知道她在事业上有多拼,可这么优秀的人,偏偏走得这么早。
还有学生提到,胡教授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她本该看着孩子慢慢长大,看着他们考上大学、成家立业,可现在,孩子们却要早早面对失去母亲的痛苦,想想都让人难过。
最后希望胡教授一路走好,也希望所有科研人、教育者,都能在追逐理想的同时,多给自己留些休息的时间,你们的健康,才是学生的幸运,也是行业的幸运!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