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篇
1.“尧舜禹相传”(禅让制)
尧在位时候,知道自己儿子丹朱,品德不好,专爱跟人吵架。就通过禅让制(民主推选,品德好有勇有谋 能干的人)让各个部落推荐,尧选了舜当首领。
2.“舜的孝心感动天地,被推荐为首领”
“二十四孝"故事中,第一个就是舜孝心感动天地!舜的母亲走的早,他的父亲瞽叟(q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他的父亲和后妈、弟弟(象),对他都不好有几次要害死舜。舜依然对他们和和气气。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3.“禹的父亲鲧治水不行,禹接任治水”
禹的父亲鲧(gǔn),尧在位的时候就治水,一直治水不行。尧把他流放,被舜处死。禹接任治水(禹治水采用疏通,他父亲采用堵),治水效果比较好。为了治水到处奔波,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称!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大禹原名“姒(si)文命”!
4.“禹治水有功,被推荐为首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
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总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
5.“华夏九州”的由来
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冀州、豫州、雍州、徐州、青州、扬州、梁州、兖州、荆州(记忆口诀:鲫鱼用须轻扬两眼睛)。华夏九州的别称也有此而来。冀州,是华夏九州之尊,大禹治水首站!他命人把九州进献的青铜器物重新熔化,铸造成九个巨型青铜鼎,代表着夏朝对全国的统治和权威。后来九鼎的消失,有着很多种说法,成为了历史之谜!禹老之后按照禅让制,传给了伯益,他治水时候的朋友,智慧过人!
6.夏启夺王位,建立夏朝!“公天下”变“家天下”
禹的儿子启掌握着军队,和拥护他的部落。后来把益杀了,夺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启,把“禅让制"改成了"世袭制”这种世袭制,被后世沿用了将近四千年,启死后,他儿子太康继承王位。
7.“太康失国”
夏启的长子太康是个沉迷享乐的无能之辈,并整日贪色玩猎,太康被后羿(神箭射手)打败。在逃跑过程,最终死在流亡的路上,后羿是仲康(太康的弟弟)手下,仲康死后,后羿把仲康的儿子相赶走了,后羿成了王,可他的手下寒浞又把后羿杀掉了,夺走王位。寒浞比后羿更阴险毒辣,要把太康全族灭了,只有一个身怀六甲的女子免余难!这个肚里的小孩就是少康,寒浞知道他们母子就开始追杀,两人被河水冲到一个虞氏部落,从此少康就在虞氏部落生活了下来。
8.“少康中兴”
虞氏部落首领,认为少康不但能力出众还有一颗仁义之心,所以一部分土地交给他管理。少康也开始了他的复国之路,等壮大了,少康带军队击败了寒浞儿子(此时寒浞已死)。杜康酒也是少康发明的。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少康中兴"之后,夏王朝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9.“孔甲乱夏”、“夏桀残暴”
夏朝在少康的带领下进入了中兴时代,而在季杼(少康之子)时期则达到了鼎盛。
季死后传位于其子帝芬(又名槐)。帝芬死后,夏王朝依然保持着繁荣和鼎盛,其后的国王依次是芒、泄、不降、扃(jiōng)、仅。到仅在位时,夏王朝开始衰落,他继位后不久便病死,他的堂兄孔甲继位。
孔甲很迷信,沉湎于享乐,引起了诸侯的不满,纷纷叛离夏王朝的社会矛盾被激化了,国势也更加衰落,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孔甲死后,其子皋(gāo)继位,此时夏王朝已不能控制东夷部落,皋迁都于渑池附近。他死后,其子帝发继位,这时诸侯已经不来朝贡了,夏王朝的势力日益衰落下去。发死后其子履癸(这时候还不叫夏桀)继位。
履是一位非常残酷的暴君,据《尚书》记载,履癸腻宠妹喜不用贤良,欺压百姓,极其昏庸,但他还自比为太阳,认为自己的天下永远不会灭亡。人民咒骂他说“时日曷丧,与及汝偕亡。"意思是:“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这这说明当时夏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
10.“商族日益强大”
与此同时,东方的商族日益强起来了。商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帝喾时代。商人的始祖契因帮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从而以“商"为部落名称。契的出生富有神话色彩相传其母简狄吞下玄鸟之卵而生契。《诗经·商颂玄鸟》里有句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反映了商族的图腾崇拜和帝祖合一的观念。
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汤,那时候,商族在东方已经很强了。汤,即天乙,是一位有修养、有作为的商族首领。他在成为商部族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
11.“鸣条之战”“商汤灭夏”夏王朝结束
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汤准备灭夏,临行前作《汤誓)历数了履癸的罪行,鼓舞了士气。两军交战于鸣条。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溃了履癸的主力部队,履癸败逃。商汤乘胜追击,履癸在逃亡中死去。
履癸死后,商汤给他起的谥号为“桀",夏王朝就此灭亡!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471年,有17位王(也有说法称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只是大致年限,不同古文献中的记载并不相同)!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