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虽然拜登本人在咱们心中,多少沾点“炼铜”和老年痴呆,但在我仔细研究其人生履历之后,不得不说,除了这两拨烂活以外,年轻的拜登——或者说做总统之前的拜登——其实挑不出太多毛病。
你说出身?
约瑟夫·拜登,生于1942年,7岁就家道中落。老爸后辈子一直在卖雪佛兰,属于妥妥的中产出身。相比于特朗普的“富二代”人设,更吸引大众。
青年时期的拜登
你说学历?
大学在特拉华大学,后来去雪城大学读法律,对标国内也算个211。
你说家庭?
爱尔兰裔出身,重视家人,对两任妻子深情;每天坐火车往返华盛顿与威尔明顿,就为了陪孩子。深情、顾家的“人设立住了”。
而如果你说清廉?
2009年一份报告显示,拜登的净资产仅为2万多美元,在575名高官中排520多位。
你说政治正确?
拜登在80年代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著名反对者,曾经为之与里根内阁的高官唇枪舌剑,并收获了极高的威望。
你说传统?拜登也有说头。
他是东北地区出身的纯白人男性。上个世纪,他投票支持不承认同性婚姻的《美国婚姻保护法》,也反对过把黑人、白人学生融入相同学区的“种族融合巴士计划”。
你说经验?那就更没得说了。
拜登29岁即当选参议员,标准的年轻有为;之后在国会里深耕了四五十年,外交、司法都有存在感。而且1988年,40多岁的拜登就参与过竞选总统,还不是纯粹的“酱油党”,一度被视为大选黑马,在筹款排名中位列第一。但是“登子本性难移”:从英国工党的金诺克抄到了罗伯特·肯尼迪,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还吹嘘自己在雪城大学成绩名列前茅,结果被媒体扒出来是倒数的,最终被喷得无奈退选。
拜登1988冲击总统
20年后,拜登与奥巴马搭档胜选,又干了8年的副总统。这个经验,在当今美国政坛几乎无人能比。
可以说,拜登在进入“省电模式”之前,是妥妥的“全美最大公约数”。
你从任何意识形态、族群来看,拜登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人选。也是为什么现在民主党很难换掉拜登:无论是副总统哈里斯、还是米歇尔·奥巴马,亦或是加州“牧”纽森,谁上都会失去一大批选票。只有拜登,是民主党这边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人选。
而且在辩论之前,拜登的形势还不错:最起码面对特朗普有五五开的一战之力。进入2024年以来,他疯狂出牌——
枪支问题:他说要管制攻击性武器;
社会保障:他说要降低处方药价格、保护堕胎权;
经济上:美国物价四年来首次没有上涨,今年通胀可以说得到了遏制,二手车、房租价格稳中有降。
在另一个大选关键议题——移民问题上,拜登也做出了调整:对非法移民添加更多限制,但依旧比特朗普要温和得多。
可以说,拜登的选战准备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直到他自己在辩论中“弄出来了一坨大的”。
拜登的健康问题由来已久。2020年总统大选时,这种质疑被民主党和拜登团队指责为“俄罗斯特工散布的谣言”。而且那一次辩论中的拜登确实表现神勇,跟特朗普唇枪舌战,不落下风。
但在2024年6月,这事就跟拜登的裤裆一样——兜不住了。不用说MAGA和某些“域外大国”,就连《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一系列主流媒体都相继报道了拜登的健康情况,还是深度文章、头条热议。
那么,作为登子的资深粉丝,我也系统性地整理了他的“魅力时刻”:
比如,会见国会成员时,长时间的停顿甚至闭眼,从“省电模式”直接进入到“关机模式”;再比如,跟视频中一样,内部会议中的拜登口齿不清、声音低平,被很多政客所诟病,大家一再抱怨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而如果只是一般的“呆若木鸡”和卡顿,那真是谢天谢地咯。拜登的迟钝搭配上他一直以来的说谎和夸张,让效果更加炸裂:
举个例子:在讨论退伍军人和自己的家庭相关话题时,拜登多次表示自己的叔叔在二战中被击落于新几内亚的“食人族”区域,并暗示他被食人族吃了。这直接搞得“友邦惊诧”——新几内亚政府在反复确认后表示“绝无此事”;美国军方后来也澄清:真相是飞机遇到故障在海面上失事,没有被击落,而且三个人中有一位生还。
再例如,拜登曾宣称自己在2021年的G7峰会上跟密特朗“谈笑风生”,但密特朗人家1996年就去见戴高乐了。不过好在他说的只是密特朗,马克龙不仅没啥反应,估计私下还能暗爽一下。
其实,如果拜登跟岸田文雄一样,只是偶尔的口误,哪怕错得离谱,咱们也可以理解。但在拜登这里,混淆人物非常常见。很多议员都反映,自己跟拜登沟通过的提案,总统上个厕所回来就忘了。共和党成员、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则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拜登跟十多年前当副总统的拜登,完全不是一个人。”
当然,以上这些仅仅是海量个例的一面之词,或者说是我们的推测。但即便是抛开这些可能具有个人色彩的言论,拜登所处理的会议和新闻发布会也比前任们要少,而且是越来越少。
然而,即便是工作少了这么多,拜登的表现也是灾难级的。因为最要命的是——拜登的状态极度不稳定:没人知道你今天的工作会遇到哪一款拜登。可能聊着聊着,冷战时期的智慧就化作了“后现代的抽象”。
并且让民主党人尤为愤怒的是,拜登团队和亲信居然搞了一手“隔绝中外”:外围的民主党兄弟们居然对登子真实的身体状况毫不知情。
这事其实也挺难绷的。根据一些信息显示,长期以来,拜登对身边亲信的依赖度非常高。在会谈中,他需要高频率地借助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有时候处于“离线模式”。这也能解释为啥布林肯走到哪里都是如履薄冰的“司马脸”。为了自己的权力,这帮身边人把拜登的健康情况长期隐瞒,不光是防外人,也防党内。
而大选辩论撕下了最后的体面,民主党内矛盾公开化:多名议员直接发声要求拜登退选,甚至有人直接快进到要求拜登直接辞职。拜登的政治生涯,走向了终结。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