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瑞士经贸谈判推进顺利,美媒曝光特朗普让步内幕,基本盘已岌岌可危,他真的还能稳住选民支持吗?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不久前,中美之间的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双方决定在未来90天内暂停一切关税措施,同时下调部分税率。
这一进展无疑如同一颗巨石,在几乎冻结的国际贸易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市场对这种进展表示欢迎,认为中美之间这种缓和的趋势,可能会引发全球贸易的回暖,尤其是在航运需求方面,很可能会迎来一波激增。
就在这个时候,《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曝光了特朗普不得不让步的原因。据消息人士透露,最初,特朗普对关税政策可谓执念颇深。他不仅没有立即同意降低关税,甚至有意继续维持高关税来施压。
然而,与他意见相左的声音从未停止过:蓝领工人、大型企业乃至政治盟友,都对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负担以及贸易中断表达了强烈不满。
【美媒曝光特朗普让步内幕】
且不说美国的大型零售商和汽车制造商,对关税政策的冷嘲热讽,就连特朗普的共和党“家人”们也开始投反对票。支持者在耳边喋喋不休,反对者在角落指指点点,特朗普恐怕也是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更别提关税政策似乎并没有实现他所承诺的制造业回流。
产业回流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要让那些离开美国的工厂老板们心甘情愿地,回到美国土地上设店铺、造工厂、讲英文。这显然不是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办到的。而且,事情的发展更是相反的,企业的信心指数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不少。
其实,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特朗普那句“让美国再次伟大”曾是他的金字招牌,也是一张对选民的“承诺卡”。如果这张卡片无法兑现,他的基本盘将岌岌可危。特别是在明年中期选举之后,若特朗普在国会失去支持,他可能就要成为一个“跛脚总统”,因此他不得不服软。
【特朗普基本盘已经岌岌可危】
然而,在这一场权力游戏中,特朗普依旧保持一种“短期经济痛苦换取长远收益”的理念,试图通过短暂的牺牲实现所谓的“贸易再平衡”。
不过,当下美国社会呈现出诸多问题,地方主义盛行、民族矛盾凸显、肤色分歧加剧、种族冲突频发,社会撕裂程度不断加深。
在这种背景下,贸易战仿佛是火上浇油,让更多的民众将不满情绪指向特朗普。全国抗议、游行和示威活动此起彼伏,压力如滚雪球般不停增大。
相较之下,中国表现得尤为自信,中方坚定的态度远远超出了美国方面的预料。在谈判之前,中国便宣告四月份出口增长了8.1%,是分析师预测的四倍。而即使对美出口下降了17.6%,却完全可以通过对其他市场、新兴国家和欧洲的出口弥补这个缺口。
【中国拥有与美国奉陪到底的底气】
说白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外贸大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从来不缺乏市场。即便与美国脱钩,世界各国仍会争先恐后地采购中国的产品。倒是美国,似乎更难适应与中国经济脱钩所带来的阵痛。
不仅如此,稀土资源更是中方一张在贸易谈判中不可忽视的王牌。尽管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坐拥稀土资源,但加工和技术的优势仍然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因此,当中国宣布对稀土出口设置限制时,美国的科技企业供应链和军方武器研发计划无不受到震动。稀土管控不仅是回应美国的关税挑衅,更是对其企图以关税换资源图谋的强硬回击。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还将继续】
即便特朗普嘴上坚持关税政策,并暗示可能再次升级,但敢赌上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的风险是不太可能的。共和党策略师也认为,鉴于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有所下降,他很难再冒如此大的险,毕竟关税已经重创了他引以为傲的经济和商业基础。
说到底,特朗普虽然打了这场关税牌,却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原本试图通过极限施压彰显软实力,但却被现实戳穿了画皮。与此同时,美国还面临农产品市场的隐性损失,这是一块很可能永久失去的市场份额。
因为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无常,所以即便中美最终达成协议,我们也不可能再次轻信其承诺。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备用计划,这才是美国最大的痛处所在。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