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青岛民政局临时收容所档案

1960年,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发生了粮食短缺的情况。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地方都发生了饥荒,至使许多群众外出逃荒。

1960年,有一些外地逃荒群众来到了青岛市,青岛市的民政部门为安抚这些外地来的困难群众,专门成立了临时收容所,尽最大能力对他们进行帮助,并分批有序地将他们遣送回了原籍,由当地政府妥善进行了安置。

由于青岛民政局成立临时收容所的时间非常短暂,留存下来的文献档案非常稀少。后来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改善,民政局临时收容所很快就撤销了,通过当年遣送收容人员时的火车票都是沧口站来判断,民政局临时收容所应该是建在当时的沧口区内。

笔者收藏的这些票据是1960年8月份,民政局临时收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报销票据。

其中有遣送收容人员发生的车船票,

购买各种办公和生活日用品的发票,以及收容人员在青岛沧口医院、青岛纺织管理局医院的住院和医药费收据等。

另外,还有两张青岛市殡葬组的服务费收据,死者的身份信息和死亡原因不详。

从报销的遣送人员的火车票和汽车票来看,他们大多来自青岛市周边地区,也有少量省内其他地区的车船票。

值得一提的是,报销的青岛港务局的轮船票中还有青岛至申(上海)和连云港的,由于当时物资极度匮乏,船票都是使用土纸油印,手工填写的。

另外,其中有大量青岛至薛家岛、青岛至大石头港的往返轮渡票,不清楚当时的大石头港设在什么地方?

这组会计档案资料中有很多购买商品的发票,其中有青岛市沧口区百货公司、台西百货公司、台东区华阳路五全加工厂、中山路的大同商行等开具的发票。

这些商业发票距今已经六十多年了,它们不仅见证了青岛市建国初期的公私合营商业发展历史。

而且也见证了青岛市民政局为慈善公益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些票据同时还是研究建国初期青岛商业文化和发展的实物档案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收容所   大石头   民政局   岛民   青岛市   车船   青岛   收据   政局   票据   年青   发票   人员   档案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