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瞬息万变,8月的白俄罗斯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焦点。8月上旬,《时代》周刊和多家欧美主流媒体聚焦明斯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一番表态让本已胶着的俄乌、美俄局势再生波澜。
联合国安理会最新通报,7月至8月,东欧地区因地缘冲突影响,能源价格年同比增长12.4%,欧亚航线运费单月上涨近18%。皮尤研究中心同期发布的民调显示,67%的乌克兰民众倾向通过谈判实现停火,俄国内支持和平谈判的比例也升至43%,创下自2022年2月以来最高点。
卢卡申科一语激起千层浪:“普京愿意让步,但美国这一步走错了!”这句罕见的警告背后,隐藏着大国博弈的新变局,也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的生存韬略。
8月8日,卢卡申科在明斯克接受《时代》专访时,主动抛出“明斯克方案”。他明确表示,白俄罗斯已准备好主办普京与特朗普的首次元首峰会,甚至可扩展为俄美乌三方对话。此举令外界意外,但在白俄罗斯国内及俄乌前线,却被视为一场高风险的外交豪赌。
峰会设想分阶段推进,第一天由俄美领导人闭门磋商,集中讨论战略安全与经济合作;若能达成初步共识,第二天再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相关方加入,聚焦具体战场安排和人道议题。
卢卡申科透露,普京已通过克里姆林宫外交顾问表示愿意在明斯克会谈,特朗普团队未明确拒绝该提议。白俄罗斯铁路网近月频繁承担战俘交换及遗体转运任务,显示明斯克在俄乌之间“实操层面”的独特地位。
明斯克作为会谈地点具有特殊象征意义。二战期间,这座城市因“英雄城市”称号而闻名于世,如今又因地缘冲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联合国政治局观察员本月撰文称:“没有白俄罗斯的参与,任何俄乌协议的地面执行都难以顺利实现。”
卢卡申科在专访中直指美方的“50天最后通牒”政策。他认为,美国对俄乌冲突的处理方式过于刚性,把复杂的地缘局势简化为“限期投降”,忽略了俄方对安全和尊严的根本诉求。
白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7月乌克兰无人机再次越境,直接落入白俄南部领土。对此,卢卡申科反问:“让普京先停火50天?但乌克兰的无人机昨天还落在我们领土!”
他提出渐进式替代方案:首阶段停火应包括导弹与无人机的双向冻结,随后推进全面停火,最终在50天内形成和平框架。白俄罗斯官员称,欧洲多国私下认可这一现实主义路线,并将其作为对美政策的修正样本。欧洲理事会6月发布的政策评估也承认,白俄罗斯在战俘交换、人道过境及物资调配中处于不可替代的技术枢纽地位。
美国国务院内部多名专家则表达忧虑,认为特朗普团队在与普京的沟通中过于追求经济合作与短期和平,对俄方在克里米亚、顿巴斯等问题上的底线缺乏实质性回应。
6月至8月,美方多次就乌克兰东部局势提出强硬条件,但未能换取俄方停火。卢卡申科的批评在欧洲智库圈引发热议,越来越多专家呼吁美方重新评估其对俄谈判策略。
今年8月,卢卡申科公开宣布,俄制“榛树”核导弹系统已完成部署,相关核武使用令存放在白俄罗斯总统府地下保险柜中。尽管外界普遍担忧白俄卷入俄乌冲突,卢卡申科多次强调白俄“绝不越界作战,只在领土内协助俄罗斯”。
去年库尔斯克事件中,中情局局长伯恩斯亲自致电明斯克,试图确认白俄态度。卢卡申科的回应保持克制:“我们不会跨越边界,但会在这里帮助俄罗斯人。”
核武部署带来的地缘震荡效应显著。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8月发布报告称,白俄罗斯核战略模糊政策有效提升了该国在欧亚安全架构中的份量。北约内部会议文件显示,白俄的核威慑令西方必须将其纳入所有区域安全谈判。这种“武装中立”姿态,使明斯克成为俄乌之间唯一被双方都认可的现实调解平台。
更为关键的是,白俄罗斯官方通过释放政治犯、促成多轮俄乌战俘交换等举措,积累了中立斡旋的信用。2024年6月,卢卡申科亲自安排14名囚犯交接,包括2020年总统大选反对派代表季哈诺夫斯基。美国国务院特使凯洛格在会谈后坦言:“我们需要白俄罗斯做一件更大的事来证明善意。”白俄的回应及时且高调,进一步巩固了其调解人地位。
美俄峰会谈判陷入胶着。特朗普对进口俄油国家加征高额关税,普京则声称俄军在乌克兰“将推进至胜利”。俄方7月空袭力度创历史新高,发射6443枚导弹和无人机。乌克兰东部战线持续推进,基辅国内民意出现转变。8月盖洛普民调显示,三分之二乌克兰民众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俄罗斯社会对和平谈判的支持率突破历史高位。
在这一背景下,卢卡申科自称“普京幕后顾问”,多次向美方传递“普京愿意让步”的信号。美国白宫内部出现外交突破希望,8月6日,美俄宣布将很快举行两国领导人峰会。8月8日,卢卡申科提出的“明斯克三方框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卢卡申科主张俄美矛盾与乌克兰危机应分层处理,初期应由俄美领导人单独谈判,乌克兰及欧洲国家可后期加入。
特朗普特使凯洛格等也持类似立场。欧洲智库《欧亚事务双月刊》8月分析指出,白俄罗斯的分阶段方案为打破当前外交僵局提供了现实路径,尤其是在乌克兰主权、边境管理、战俘安置等敏感议题上,白俄的调停作用不可忽视。
白俄斡旋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对美欧外交误判的深刻反思。卢卡申科与俄方多次批评西方舆论持续妖魔化普京,忽视俄罗斯政治文化中的“尊重需求”。7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媒体喊话普京“我在沙特等你”,卢卡申科对此当面劝阻普京:“这像召见下属,您绝不能去。”这种礼仪错位,被认为削弱了谈判空间。
美方“50天最后通牒”政策及其对俄乌前线实际的忽视,在白俄罗斯和欧洲多国外交圈内引起质疑。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8月发布报告指出,西方对俄乌谈判过度强调经济制裁和短期停火,反而激发了俄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普京对战争的后悔之情虽偶有流露,但安全保障与势力范围的底线从未动摇。
白俄罗斯官员披露,俄方在秘密渠道反复强调克里米亚地位问题,远超经济话题。美国国务院智库专家认为,“如果美方不能在核心安全议题上作出回应,任何短暂的经济合作都难以换取真正的停火。”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5-08-08 19:43·:白俄罗斯总统:愿在明斯克组织俄美乌领导人三方会谈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