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达成一致,继续“休战”到年底,等中美峰会一锤定音?

7月2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悄然落下帷幕。就在前一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伦敦接受采访时强调,中美谈判“非常有建设性”,并透露将亲自赶赴华盛顿,向特朗普汇报谈判情况。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也在同一时间向外界确认,双方已就延长关税“休战”达成一致。而这距离5月日内瓦谈判仅仅过去了两个半月,又一场博弈,悄悄成型。

中美之间的这场“休战”,不是简单的暂停按钮,而是一场深层次利益与战略的重构较量。从2025年4月开始,美国单方面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税率一度飙升至125%。中国立即展开坚决反制,双方你来我往,关税税率一度叠加到高达145%。

全球股市蒸发超过4万亿美元,美国零售、制造、农业等多个行业叫苦连天。沃尔玛、家得宝等零售巨头联合发声,敦促政府降温,特朗普政府这才意识到,火烧眉毛了。

就在斯德哥尔摩谈判前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悄然做出一个决定:将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延长至8月31日,涉及泵类部件、化工材料等多个制造业关键领域。

同一天,美国商务部还叫停了对英伟达AI芯片出口的禁令。这一系列动作似乎在向中方释放某种“善意”,但谁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会谈第一天,中方代表团并未急于表态,反而将重点放在了对等原则与结构性改革问题上。李成钢指出,美方必须同步取消对华出口管制,才能谈及中方放宽稀土出口限制。

“稀土换芯片”的对峙,成为当天最激烈的交锋焦点。而美方则提出,在延长90天休战期的同时,中方应增加美国石油进口,以补偿其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能源的采购行为。

这场谈判不仅仅是贸易数字的交换,更是地缘政治的延伸战线。7月14日,特朗普公开宣布,如果俄罗斯不能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俄加征100%“一级关税”,并对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施加“二级关税”

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毫不掩饰美方的真实意图——要中国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转而增加对美国能源的依赖。

他宣称,中国每天从俄罗斯进口200万桶石油,是“助长俄罗斯战争机器的最大推手”。同时又强调,美国不会干涉中国主权,但若坚持进口俄罗斯能源,就要为此付出100%的关税代价。

一边说不干涉,一边挥舞制裁大棒,逻辑之荒唐,令人生疑。特朗普在返程专机上直接表示,“年底前很可能与中方元首举行会晤。”这番表态虽显得模糊,却也足以说明一个事实:美国已意识到不能再无视中国的底气。

中方的立场始终明确:对话可以,合作欢迎,施压无用,强买强卖更不可能。面对美方在谈判间隙对TikTok的疯狂打压,中国态度异常坚决。

TikTok拥有1.7亿美国用户,被美方要求转为“美国所有”,控制其核心算法。中方代表团直接表示,核心技术是国家战略资源,绝不出让。

不仅如此,美方在台海方向的挑衅也在不断升级。台湾地区接收第二批42辆美制M1A2T主战坦克,美澳17国联合军演如火如荼,英国国防大臣公开扬言“为台湾而战”。

面对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中方既不失冷静,也不缺底气。李成钢指出,任何协议都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对等互利的基础上。

这场谈判不是中方求来的,也绝非为了缓解危机而妥协让步。中方强调,如果美方继续在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科技围堵等方面搞“双标”,那就没必要谈。

从日内瓦、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三轮谈判下来,双方的底牌与意图越来越清晰。日内瓦阶段,中美同意互降115%的关税,其中24%部分暂缓90天至8月12日。

如今,这24%的关税确认再度延长90天,直至11月12日。时间点的选择也不是巧合,正好与韩国APEC峰会时间窗口重合。

外界普遍预测,中美元首将在APEC期间举行正式会晤,这也将成为关税协议最终拍板的关键时刻。

白宫虽然尚未正式确认峰会行程,但美方“主动示好”的节奏已经明显加快。7月27日,波音公司高管代表团抵达北京,重启商业对话,试图为美国企业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这一轮“休战”虽未彻底解决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谈判争取了时间与空间。李成钢在谈判后表示,中方希望与美方在气候变化、科技合作等领域建立新型对话机制,而不仅仅是关税争斗的你来我往。

特朗普政府显然也陷入了两难。一方面要兑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国内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高企、民意反弹的现实压力。

耶鲁大学测算显示,若关税持续,低收入家庭年均损失1300美元,中产家庭2100美元,高收入者则高达5400美元。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孤立状态越发明显。7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加强多边合作的决议,153票赞成,唯独美国投反对票。这一刻,美国的单边主义彻底暴露无遗。

相比之下,中国持续通过多边机制扩大“朋友圈”。2025年3月出台的《稳外资行动方案》吸引特斯拉、宝马在华加码投资。美国商会调查显示,近半数美企仍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级投资目的地。这份信心,是对中国稳定营商环境最有力的背书。

国际原油市场也因这场谈判而风声鹤唳。特朗普下达最后通牒后,国际油价盘中暴涨,创下自伊以冲突以来最大涨幅。能源市场的反应,正是全球对中美博弈走向的真实写照。这场斯德哥尔摩会议,不仅延续了日内瓦和伦敦谈判的基础,更将中美经贸关系推向一个十字路口。

中方深知,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一纸协议,而在务实合作。正如李成钢所言,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如今的新一轮“休战”,虽仍有变数,却也为后续峰会留下了余地。

年底的中美元首会晤,将成为中美关系走向的风向标,决定下一阶段是继续“缓和”,还是再度“升级”。全球都在等待那一锤定音的时刻。

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虽未彻底化解分歧,但达成延长“休战”协议的共识,为年底峰会争取了宝贵的谈判窗口。未来走向仍需拭目以待,但中国立场坚定、谋略稳健,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信息来源:

[1]首日深谈约5小时,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直新闻

[2]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如何?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财经   中美   峰会   年底   美国   关税   中方   美方   中国   斯德哥尔摩   俄罗斯   日内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