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防暑降温和夏季“养阳”不矛盾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近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升高。中医强调夏季“养阳”,而天气炎热又需要防暑降温。这两种说法矛盾吗?

在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王凤云说,防暑降温和夏季“养阳”看上去是一对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

王凤云说,防暑降温是针对大多数人说的,因为夏季温度比较高,到屋里以后要开空调,因为出汗多,就想喝点冷饮、吃点冰淇淋等。但是,有一类人即便在三伏天的时候,也不敢开空调、不敢吃冷饮。夏季“养阳”恰恰针对的是这一类人,他们平时特别怕凉。三伏天是温度最高且阳气最盛的时节,在这个时节“养阳”,人体毛孔舒张,气血代谢也旺盛,药物可以通过渗透作用直达病所,祛除体内寒邪,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三伏天也是祛除寒邪最好的时节。对于遇冷反复发作的疾病,如胃疼、拉肚子、关节炎、哮喘等,都能得到较好治疗效果。女性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与寒邪有关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养阳”得到缓解,比如“三伏贴”、艾灸等治疗。

王凤云说,“三伏贴”是以中医冬病夏治学说为基础制作而成的。它主要针对那些受凉以后就容易发作,或者在冬天就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比如胃疼、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还有咳嗽、哮喘、鼻炎、痛经、关节炎等。对于这些疾病,在夏季给予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让病症得到缓解或者发作次数减少。“三伏贴”主要是以辛温走窜的药物做成的,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运行,达到祛除寒邪的目的。普通人贴“三伏贴”一般为4—6小时,儿童贴敷为半小时到2小时,如果有皮肤过敏要及时停用。老年人要注意观察有没有红肿、瘙痒等现象。怀孕的妇女不建议做“三伏贴”治疗,避免引起胎动不安、流产等后果。另外,糖尿病患者皮肤愈合能力比较差,贴敷时要密切观察皮肤的破损情况,一旦有问题要及时停止。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白剑峰 宋佳茵)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养生   防暑降温   夏季   中医   矛盾   专家   伏贴   人民日报   伏天   健康   疾病   时节   节气   关节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