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会谈结束,中美双方代表在媒体前合影,中方代表面带微笑,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仅勉强保持体面。
会谈具体细节还没公布,外界已经从双方的表现窥探出一丝转变,中国在谈判中逐渐增加筹码,美国却没有底牌了。
中美谈判的节奏逐渐由中方掌控,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味深长地表示,中国很强硬。
当地时间7月29日下午,瑞典斯德哥尔摩罗森巴德首相府外,中美经贸会谈结束。中国代表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并肩走出会场,在数十家国际媒体的镜头前握手致意。
中国代表开怀大笑,贝森特却神情严肃、紧绷着脸。这一刻的面部表情,无声揭示着第三轮中美经贸谈判的复杂博弈。
瑞典首相府坐落于梅拉伦湖畔,这座百年历史的建筑见证了7月28日至29日的中美经贸高层对话。
这是三个月内中美举行的第三轮经贸会谈——5月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关税休战共识,6月在英国伦敦确立“伦敦框架”,如今北欧中立的土地上迎来新回合较量。
瑞典警方严阵以待,在罗森巴德大楼周围架设围栏,派出巡逻车戒备,部分街区彻底封闭,甚至动用无人机监控安全。
60多名各国记者早早架起“长枪短炮”,一位澳大利亚游客驻足围观时感叹:“我们正承受高额关税,祝你们好运!”
美方派出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中美旗帜在首相府外并列,瑞典以此彰显其国际对话平台的中立地位。而此刻全球聚焦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能否延续?
此次谈判核心在于解决一个迫在眉睫的“到期警报”。根据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的协议,美方暂停24%对华加征关税90天,仅保留10%作为缓冲;中方同步暂停24%反制关税。
这一临时安排将于8月12日自动失效,若无法续期,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将重新面临高额关税。谈判桌上,双方诉求明确却存在温差。
贝森特在会谈前放风要求延长暂停期,同时试图捆绑其他议题,尤其要求中方限制采购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并暗示否则可能启动“二级关税”。
中方开宗明义强调以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为指引,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同步呼应:“经贸归经贸”,反对引入地缘政治议题。
经过两天共5小时的闭门交锋,7月29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正式宣布:“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这一表述迅速获得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公开支持,他表态拥护自由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当何立峰与贝森特最终握手时,两人迥异的表情耐人寻味。何立峰的开怀大笑,源自中方在此轮博弈中的底气和自信。
中国稳步上升的经济是谈判桌上的支撑,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货物贸易增长2.9%,为谈判提供坚实后盾。
在外交层面,中国向各国展现出友好合作的态度,与美国咄咄逼人的强势形成鲜明的对比。瑞典首相公开力挺自由贸易,北欧国家成为中方反对保护主义的新盟友。
中国手上有多个替代方案,若是谈得成自然好,谈不成中国也有应对之法,这种底气让中国在谈判桌上始终保持自信。中国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例如与阿根廷签署9亿美元农产品协议,降低对美依赖。
贝森特的紧绷脸色则折射美方面临的双重压力。
国内企业谈判结果十分焦虑,就在瑞典谈判同时,联邦快递CEO、波音高管等组成的美商界代表团抵达北京,急切希望恢复商业合作。美国锂电池行业尤为脆弱——2024年其153亿美元进口额中25%依赖中国供应。
美国多次用“中美很快能达成一致”来维稳,话已经放出去了,若是做不到,美国政府将会很尴尬。
特朗普在苏格兰与欧盟达成协议时宣称“很快与中国签协议”,格里尔却在斯德哥尔摩谨慎表示:“延长暂停期将由他(总统)决定。”这种矛盾凸显美方决策体系的不确定性。
90天关税休战延长虽非终极解决方案,却为世界经济注入一剂稳定剂。24%关税暂停直接降低中国纺织、家电企业出口成本,同时缓解美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压力。
光伏产业迎来转机——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的关税从125%降至10%,本土高端产品出口优势重现。
伦敦会谈中,美方暗示愿松绑部分技术出口(除尖端AI芯片),换取中方稀土磁体出口松动。这种“芯片换稀土”的潜在交易,可能重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全球供应链。
尽管关税休战延期,但深水区的矛盾仍未化解。美方暂停高科技出口限制仅为谈判策略,半导体领域核心分歧依旧——美要求中国国产化率不超50%,中方坚持70%目标。
日内瓦会谈确立的“动态配额”模式可能推广。例如美大豆对华出口达阈值时自动降税,既保中国农业安全,又给美企稳定预期。
中国化工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扬农化工在马来西亚投建3亿美元生产基地,润丰股份在50余国自主登记产品,以“生产本地化、销售区域化”穿越贸易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贝森特在会谈后透露:“建立了良好的个人互动与相互尊重,更好地理解了中方议程。” 这种工作关系的建立,可能比单次谈判成果更具长远价值。
90天的喘息期不是终点,而是新赛程的起点。全球两大经济体在瑞典搭建的桥梁上谨慎前行,每一步都牵动着浙江的纺织工人、加州的果农、深圳的程序员乃至斯德哥尔摩街头的游客命运。
正如瑞典中国贸易委员会主席佩尔松所言:“只要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避免冲突升级,都是受欢迎的积极信号。”
而北欧漫长的白昼下,谈判桌上的笑容与凝重,恰似这场大国经贸博弈最真实的注脚——合作之路虽蜿蜒曲折,却始终向着光亮处延伸。
资料来源: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2025年07月30日 01:38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