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旅行?这10部高分纪录片就是最好的回答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总觉得喘不上气?

每天关在狭小的格子间里,穿梭在一趟趟拥挤的地铁中,乏味又疲惫。

如果是这样,说明你该出去走走了。

古罗马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说过:“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

你的苦恼难以消解,只因未见过更广阔的天底。

今天晚君为大家带来10部高分旅游纪录片,它们由世界最顶级的团队,历时数年拍摄而成,记录了地球上最美丽的风景和最动人的故事。

看完之后,你就会知道,这个国庆,我为什么劝你要出去旅行。

1

阅山河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但现实会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人能走遍的地方总是有限的。

而旅行纪录片,就是我们通往世界的窗口。

任意打开其中一扇,你便能穿越时空,领略到未曾见过的风光。

在纪录片里,你可以站在白茫茫的雪山脚下,感受苍穹的辽阔,亦可以潜入深蓝海底与鲸鱼共舞。

可以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观赏漫天星河,又或是闭起眼来,静静聆听宇宙的静谧。

当然镜头里传递的,远不止如此。

自然会以它本真的面貌,告诉我们万物有道。

如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循环往复,景色随之变换,这叫做“轮回”;

如江河分作万千溪流,奔向各地,却又终归大海,这叫“圆满”。

又如落红化作春泥,以死亡滋养新生,寓意着“生生不息”。

阅尽山河,方知其壮阔。

以下三部纪录片,推荐给热爱旅行的你。

1.《地球脉动》

豆瓣评分9.7

这部纪录片由BBC耗资八百万英镑,历时2000多天制作,拍摄跨越了世界62个国家,200余个地点。

镜头聚焦于人类很少涉足之地,汇聚了全球最极致的风光:

从深海到极地,从雨林到沙漠,各种自然奇观,无所不有。

种种画面,哪怕只是看上一眼,就会永生难忘。

2.《美丽中国》

豆瓣评分9.3

想了解世界,必先了解中国。

《美丽中国》用6集内容,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奇迹。

从富饶江南到原始西藏,从东北林海到彩云之南,景观之壮阔,物种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透过镜头,我们有幸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野性、辽阔、生机无穷。

可以说,这不只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封写给中华大地的深刻情书。

2

见众生

蔡崇达在《皮囊》里写道:

旅行教给我最大的一个道理是,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很多很多种人,用五花八门的方式生活着。

旅行,是见众生最直接的方式。

在纪录片里,我们能去到世界各地的国家,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

也能在那些新奇的故事里,窥见众生相:

看西藏衣衫破旧的朝圣者,一步一叩头,额头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要抵达圣地;

看拉美的年轻人,拿着微薄的工资,但音乐一响,就能当场摇摆起舞;

看印度贫民窟的孩子,眼神里天真与狡黠共存;

看威尼斯的老船夫,每天摇着古老的桨,哼着家乡的小调......

他们是那样地真实、那样地有生命力。

这些奇遇,让我们明白:

我们习以为常的,不过是世界的一个片面。

在看不见的地方,有暗潮汹涌,也有幸福无穷,生活的可能性远超你的想象。

旅行,它让我们放下心里那份优越感,知晓世界的参差,消除个人偏见。

这份认知,是行走世间最宝贵的礼物。

3.《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豆瓣评分9.1

导演杨帆为了追寻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骑行万里,跨越多国。

蒙古的草原骑手、俄罗斯的叛逆画家、芬兰的重金属少女……他们背景迥异却共享生命起点。

镜头展现了不同文化境遇中,命运如何被塑造,又如何因选择而分岔。

它让我们凝视世界的参差,更思考自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4.《脸庞,村庄》

豆瓣评分9.1

两位法国艺术家一见如故,相约驾驶小货车,一路穿越了法国村庄。

他们前往矿堆、农场、钟楼,用巨幅的黑白照片,把普通人的脸庞贴在了墙上,构成一道道风景。

这部片子色彩鲜艳,节奏轻盈。

它让我们看见,每个平凡的人,都在认真又可爱地生活。

5.《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豆瓣评分9.2

这是一部“没有脚本”的纪录片,镜头朴素却直击人心。

它跟随演员阿部力,探访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普通人——在日本教中文的河南大叔、在非洲做贸易的温州商人、在柏林开画廊的上海姑娘……

不问成就高低,只问那句:“你为什么选择住在这里?”

答案关于梦想、爱情、机遇,或只是一次偶然。

它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选择竟可如此辽阔,而“故乡”的真正意义,是心之所安。

3

寻自己

文学小说里,有一种经典范式,叫做“英雄之旅”。

意思是,当主人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进入一段未知的冒险,百经试炼,才能实现真正的蜕变。

现实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每天都待在一样的环境里,走同样的路,重复同样的事,生活会与一潭死水无异。

久而久之,连你都会看不起自己。

只有不断地迈出去,接触新东西,人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

跟随纪录片中的人物,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

比如突发状况如何应对?

历尽辛苦却错过美景,该如何释怀?人在他乡如何缓解孤独,又该怎么和其他人相处?

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终点:

寻找自我。

只有脱离了日常轨道,人才有了更多自我检验的机会。

那些走过的万水千山,经历过的艰难险阻,最终都会内化为你的精神格局,让你变得强大而坚韧。

缺乏内心力量,就看看这几部纪录片吧。

6.《河西走廊》

豆瓣评分9.7

这是一部史诗级纪录片,以丝绸之路为脉络,串起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和人物事迹。

镜头穿越的不只是地理长廊,更是一条精神之路。

在片中,我们能追寻张骞的孤勇、霍去病的豪情、玄奘的坚韧。

他们在荒芜中坚守,在绝境中开拓,折射出中国人骨血里的顽强与理想。

行走在历史的风沙中,我们终将遇见那个不被现实磨灭、赤诚的自己。

7.《我们的侣行》

豆瓣评分9.0

一对夫妇变卖所有资产,筹集了八千万,开启了世界上最硬核的环球探险。

他们曾在太平洋上遭遇暴风骤雨,在索马里直面武装分子枪口,在切尔诺贝利核禁区测量辐射值。

镜头记录了许多极端环境,也见证了这对伴侣在死亡边缘的互相扶持。

这趟旅程让我们看到:

真正的探险不是征服世界,而是挑战自我。

8.《搭车去柏林》

豆瓣评分9.3

美籍青年谷岳与导演刘畅三个月、仅靠陌生人的帮助,从北京一路搭车抵达了柏林。

期间,他们穿越了16个国家,经历88次搭车,遇到了无数意外与惊喜。

这部纪录片最动人的不是终点,而是过程:

当剥离所有社会身份,仅以最原始的方式与世界相遇时,他们重新定义了自由、信任与勇气。

4

得自在

美国权威期刊《环境心理学》曾发布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一次2到3天的旅行,就能显著缓解人的压力,即便是回到了日常工作后,这种积极效应也能持续数周之久。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旅行疗法”。

从这个角度上说,旅行不仅是放松,更是一场另类的“叛逃”。

它让我们得以从工作、账单这些烦恼中脱身,投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环境。

当你身处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之下,呼吸着森林里的新鲜空气,耳边是潺潺流水,一切烦恼都会被抛在脑后。

那些肩上的压力、内心的纠结、世俗的成败,也都会变得极其渺小。

每个紧绷的人,都需要一场旅行。

一路行走,一路释怀。

待你归来时,你便会拥有一个被清风涤荡过、自在轻盈的灵魂。

疲惫的时候,不妨打开其中一部纪录片。

让身体行走于大地,让灵魂自由呼吸。

9.《轮回》

豆瓣评分9.1

这是一部没有台词却直击心灵的视觉诗篇。

跟随镜头,你将见证吴哥窟清晨的僧侣行列,沙漠中随风转动的经幡,还有都市里川流不息的人群。

这些看似无关的画面,共同诉说着一个真理:万物都在循环往复——潮起潮落,昼夜更替,文明兴衰。

当你沉浸在这部影片中,会渐渐忘记时间的流逝,找到内心的宁静。

10.《神话的森林》

豆瓣评分9.1

这是一场沉浸式治愈纪录片。

该片多采用微观镜头,以极致的耐心捕捉到德国森林的四季律动:

嫩芽破土而出,蜘蛛在晨露中织网,鸟儿互相依偎,光影浮动......同时伴随着大量自然的原声。

每一帧都散发着静谧的魅力,是焦虑时代的一剂视觉解药。

回到最初的问题:旅行有什么意义?

我想,从这些纪录片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旅行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找回。

阅天地,方知身如微尘;见众生,始怀敬畏之心。

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跨越山海,为的不是消失在远方,找回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拥有重启人生的力量。

点个赞吧,这个国庆,愿你每一次出发,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旅游   纪录片   旅行   豆瓣   评分   镜头   世界   都会   中国   环境   辽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