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 白
湍急的帕德玛河,千百年来将孟加拉国一分为二,摆渡的船只摇摇晃晃,承载的不仅是人与货物,更是一个国家的无奈与等待。
直到2022年6月25日,这座由中国建造的“梦想之桥”横跨天堑,通车首日便创下千万级过路费的奇迹,而它的故事,远比数据更震撼。
为何这座桥让孟加拉国举国欢庆,甚至登上国家货币?为何西方专家断言“不可能”的工程,最终被中国技术征服?
2022年6月25日,孟加拉国帕德玛河两岸人潮涌动,彩旗飘扬。这一天,由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总投资35亿美元的帕德玛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全长6.15公里的公铁两用桥,不仅是孟加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更是“中国建造”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成就。
帕德玛大桥的建设难度堪称“地狱级”。河床松软的淤泥层、频繁的洪水冲击,以及复杂的航运需求,曾让多个国际工程团队望而却步。
然而,中国工程师凭借自主研发的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成功打下120米深的钢管桩,并采用全焊接钢桁梁结构,确保大桥在极端气候下的稳定性。
通车当天,孟加拉国空军派出中国制造的K-8教练机进行特技飞行表演,机尾喷出红绿相间的国旗色彩,引发民众阵阵欢呼。
当地电视台全程直播,解说员不断强调“中国承建”这一关键信息。许多民众身着印有大桥图案的T恤,挥舞中孟两国国旗,高喊“孟加拉国的骄傲”。
大桥通车首日,车流量便突破5.1万辆,过路费收入高达1000万塔卡(约82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超预期,甚至导致收费系统短暂瘫痪,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增开人工通道。
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显示,帕德玛大桥将使孟加拉国GDP年增速提升1.2个百分点。通车仅半年,南部地区的GDP已增长0.8%。
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尤为显著——南北货运时间从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6小时,运输成本下降28%。
旅游业也随之爆发。大桥南端的蒙希甘杰区原本鲜有游客,如今酒店预订量激增300%,当地手工艺品市场日均营业额突破200万塔卡。
2023年7月,孟加拉国遭遇20年来最猛烈的季风洪水,帕德玛河水位暴涨5米,上游漂浮的巨型树干和废弃船只如炮弹般撞击桥墩。社交媒体上疯传“大桥可能倒塌”的谣言,引发民众恐慌。
危急时刻,中方技术团队连夜启动应急预案。工程师们利用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桥体位移数据,同时调派水下机器人检查基础结构。
48小时内,团队发布完整检测报告,证实大桥安然无恙。孟加拉国交通部长亲自直播辟谣,并播放中国工程师潜至30米深水区检修的画面。这场风波反而让民众对“中国质量”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2014年的孟加拉帕德玛河畔,中国工程师面对的是全球最复杂的建桥环境——河床由超软粉砂层构成,每年雨季水位暴涨12米,飓风风速达210公里/小时。更致命的是,河床如液态般流动,常规桥桩会在3个月内被冲刷倾斜。
中铁大桥局的解决方案堪称“外科手术式精准”,钢桩穿地术:将直径3米、重550吨的钢桩以“震动+旋挖”组合工艺打入河床120米,相当于在豆腐里插入一根筷子而不让其碎裂。工程师开发出实时监测系统,每打入1米就进行激光纠偏。
2017年洪峰期间,团队用3000吨配重块压住施工平台,同时以“锁口钢管桩”围堰形成临时河堤,硬生生在怒江中圈出一块平静水域。
这场与自然的博弈最终消耗了52万吨钢材(足够建8座埃菲尔铁塔),但大桥在2022年通车时,桥墩位移误差仅2.7厘米,远超国际标准。
2012年世界银行以“腐败风险”为由撤销12亿美元贷款时,连孟加拉媒体都预言项目将烂尾。
转折点出现在中方提出的“风险共担”方案: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但要求采用中国规范而非欧美标准。
在2015年飓风“科曼”袭击时,中方提前72小时撤离1200名工人,并用北斗系统锚定所有设备,最终人员物资零损失。这一表现让孟加拉陆军工程兵团主动请求加入中方安全管理系统。
大桥通车当日,孟加拉总理哈西娜特意乘坐由中国中车制造的列车通过大桥,并在演讲中强调:“这是第一座完全按中国标准建设的海外超级大桥。”此后,孟加拉将23个基建项目优先对中国企业招标。
河北岸的贫困区蒙希甘杰,过去孕妇需乘摆渡船到对岸医院,至少3人因延误分娩丧生。如今救护车20分钟可达,该地区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1%。当地芒果农户卡西姆的运输成本从每吨12美元降至3美元,2023年首次通过中孟冷链物流将水果出口至上海。
大桥南岸的帕德玛经济区已吸引32家中企入驻,其中山东高速集团投资的物流园采用全自动化仓储系统,货柜通关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6小时。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标准输出”,孟加拉新修的达卡高架桥直接套用帕德玛大桥的抗震参数,而印度奥里萨邦派出的考察团则偷偷拍摄了中国桥墩防冲刷设计。
帕德玛大桥的故事本质是一场关于“信任”的全球实验。当西方机构用风险模型计算出“不可行”时,中国工程师用八年时间证明:所谓不可能,往往只是现有认知体系的边界。
那些被地质报告标注为“极不稳定”的粉砂层,最终成为展示中国系统集成能力的舞台——从北斗定位到特种钢材,所有技术元件早已存在,但只有敢于承担“对赌”风险的主体,才能将其组合成改变现实的利器。
参考资料:
孟加拉“梦想之桥”——帕德玛大桥正式通车.人民网.2022-06-26.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通讯:一桥圆梦千年——探访中企承建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新华网.2024-07-09.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