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几块钱成本的水晶手链随处可见,而在海外,它却摇身一变,成了能卖出高价的“奢侈品”。
江苏一个小县城,就靠着将水晶卖到国外,一年狂赚460亿。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在西方文化里,水晶被赋予了转运、治愈等作用,是幸运的象征。
加上卡戴珊、梅根・福克斯等明星的示范,西方掀起了水晶消费狂潮。
在TikTok上,#crystals话题播放量破120亿,#crystalhealing浏览量也持续上涨。
巧了!在中国,有个地方堪称“水晶之都”,那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东海县。
东海县拥有1500平方公里的矿脉带,水晶储量高达约30万吨,占全国70%以上,石英储量约3亿吨,硅含量高达99.99%,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
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利用水晶,大贤庄遗址、新沂花厅文化遗址、海州汉墓群出土的水晶制品就是证明。
上世纪70年代,东海出土的鼓形水晶珠等文物,也展现了当时水晶制品的历史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海县人工开采水晶,年产量约500公斤。
后来国营东海水晶矿等管理经营机构成立,开采工作逐渐成熟,20世纪80年代开采量维持在400-600吨。
上世纪90年代初,东海人纷纷投身水晶产业,从最初的“提篮小卖”,慢慢发展到兴办饰品厂。
1990年亚运会,东海生产的1000条水晶项链,成为“特供产品”。
2002年世界杯,又包揽了数十万件水晶纪念品生产权。
不过,基于可持续发展考虑,近年来东海本地晶矿限采,东海人转而从国内外购入原料,还形成了近2万人的海外“淘晶”队伍,掌握了全球95%的水晶原料供应,实现了从“买世界”到“卖世界”的转变。
目前,东海县有3400多家水晶加工企业,相关从业人员达30万人。
产品也从简单的项链、镜片,拓展到饰品、雕刻品、文创产品等丰富品类,涵盖水晶雕刻艺术品、观赏石、工艺品、珠宝首饰四类拳头产品。
那么,东海的水晶是怎么走向世界,成为海外消费者追捧的“奢侈品”的呢?
这就得提到跨境电商的功劳了。
东海县早早抓住“互联网+电商”的机遇,2016年就引进了直播电商模式,还打造了多个电商平台。
2019年后,更是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建成了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
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50亿元,当地联合阿里、抖音等开展“电商大讲堂”,培训超2万人次,培育超2000名跨境主播,还带动61家水晶企业升级为规上文化企业。
在东海县的加工厂里,工人熟练地对水晶进行打磨、抛光、钻孔、穿线等工序。
一条手链,材料费几元,工费几元,打包加物流也就一两元,出厂成本往往不到15元。
之后,这些水晶产品先通过卡车运到义乌,再装上货柜漂洋过海,抵达洛杉矶港口,接着经过几千公里内陆运输,最终出现在美国等海外消费者手中。
就像美国女孩Melissa,通过TikTok刷到水晶宣传视频后购买,而她买到的手链,在中国可能只卖15元人民币。
这中间巨大的价格差,体现了水晶跨境贸易的高利润空间。
而且,东海县对社媒风向反馈特别迅速,能在分钟级跟进潮流。
不管是热门水晶品类,还是小众支线,市场马上就能在打磨、切珠、配绳、定价与直播话术上做出调整。
同时,还提供“五行定制”“能量证书”“姓名+生日刻字”等周边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毛利空间,满足海外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依托水晶产业链优势,东海县还成了全国最大的穿戴甲生产基地。
海外市场对穿戴甲需求热度很高,市场研究公司NIQ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人造指甲销售额,超传统指甲油达600万美元,预计2023年达1.6亿美元。
TikTok上#pressonnails标签有72亿次观看,Reddit提及次数同比飙升62%,全球Google搜索量增加近三分之一。
东海县穿戴甲日产量40万副,电商年销售额25亿元,颐高路成了国内最大批发市场,全国过半数穿戴甲都产自这里,围绕穿戴甲建立了完整产业链。
水晶产业带动了大量就业,还联动了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
2016年投用的中国东海水晶城,成了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和地标性旅游目的地。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人们焦虑感上升,对“好运”“心理安慰”的需求促使“情绪消费”流行。
水晶作为“情绪护身符”,正好契合这种消费趋势。
中国玄学文化软实力长期积累,风水书籍在欧美畅销,美国多所大学开设风水课程,加上跨境电商发展,让西方消费者,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玄学相关产品。
在文化软实力、全球焦虑经济,和中国供应链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全球“好运经济”,水晶成了其中典型代表。
西方消费者一开始对水晶好奇尝试,之后可能因为偶然的正向反馈,比如升职、感情进展等,就产生复购,逐渐成为深度玩家。
从买入门级的紫水晶、粉晶手链等,到研究不同石头寓意、遵循水晶使用仪式,形成了从猎奇到深信的转化链路。
EnergyMuse等海外品牌就抓住高阶玩家需求,推出“水晶使用手册”等产品服务,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加深,和消费者对情绪价值持续追求,水晶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在水晶产业发展过程中,东海县也很重视环境保护。
在开采环节引入环保技术设备,采用精准探测技术定位矿脉,减少开采范围,避免过度挖掘。
加工环节推广环保型打磨、抛光材料,减少化学污染物排放。
还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对已开采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为水晶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打基础。
除了传统培养方式,东海县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和知名设计学院、艺术院校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办讲座、工作坊,提升本地从业者设计水平和艺术素养。
设立水晶产业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吸引优秀人才。
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培养了一批既懂水晶专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东海县的水晶企业,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和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高端珠宝品牌合作,为其提供定制化水晶原料和半成品,借助对方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将东海水晶推向国际高端市场。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珠宝展会、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东海水晶魅力和创新产品,交流经验,拓展业务合作机会,提升东海水晶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小小的水晶,从东海县走向世界,创造了惊人的财富,背后是文化、商业、科技等多方面的融合与发展。
未来,相信东海县的水晶产业,还会创造更多奇迹。#夏日旅行攻略#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