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酒企仅有6家盈利?工业发展发生巨变!利润暴涨20%

前言:

刚看到8月规上工业利润数据的时候,我跟不少人一样懵,之前还在说工业增长乏力,怎么突然就从上个月的-1.5%蹦到20.4%了?

单月多赚1190亿,这个增量比不少行业全年利润都高。

但仔细扒数据会发现,这事儿没表面那么简单,尤其是反内卷的风从工业吹到出口,背后藏着当前经济最真实的矛盾。先说说最让人费解的利润来源。

饮品行业发生巨变!

统计里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贡献最大,8月利润610亿,比去年多了428亿,涨幅234%。

这数字一出来,好多人第一反应是“白酒卖爆了?”但实际情况根本对不上。

上半年22家上市酒企里,就6家头部企业净利润涨了,到9月茅台才传来动销增长20%的消息,而且还是靠高端白酒降价才实现的。

9月市场反馈更分裂,销售额环比是高了,跟去年比还是降的。单靠茅台一家,怎么可能撑起几百亿的利润增量?那会不会是奶茶这些新式茶饮?

上半年利润最高的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加起来不到50亿,再算上瑞幸的17.9亿,总共还不到70亿,平均到每个月也就10来亿。

就算8月有外卖大战补贴,顶天了也就百亿规模,根本不可能贡献一两百亿的利润增长。到底是统计口径调整了,还是消费行业藏着没被发现的变化?

这事儿还真得等懂行的人来解惑。排除掉酒水饮料,剩下的利润增长其实能跟“反内卷”挂上钩。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行业8月利润同比涨了63%,黑色金属冶炼加工更夸张,去年同期还亏140多亿,今年8月直接赚了193亿。

还有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这些上游原材料行业,利润都有明显改善,这跟8月工业物价PPI的走势能对上。

去年基数太低,今年算是修复性增长。但别以为上游价格涨了就等于工业走出通缩了。

关键要看这些价格能不能传到中下游和终端市场。现在很多下游企业还在消化之前的成本压力,不敢轻易涨价,要是价格传不下去,上游的好势头可能撑不了多久。

这也是为什么说反内卷得久久为功,通缩预期跟通胀预期一样,一旦在人们心里扎根,改变起来特别难。

反内卷吹到海外

更有意思的是,高端装备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这些行业的利润也在涨,可普通人根本没感觉。

这些行业偏高科技、偏专业领域,不像酒水饮料那样跟日常消费挂钩,就算增长了,大家也很难从生活里感受到。

这种“感知差”其实也反映出当前工业复苏的结构性问题,不是全面回暖,而是部分行业、部分领域在发力。

现在反内卷的风又吹到了出口领域,最近两个动作特别显眼。

一个是商务部跟在美中企说,别搞“内卷外化”,意思就是别把国内打价格战、搞不公平竞争那套带到美国去。

另一个是从明年1月1号起,纯电乘用车出口要拿许可证,这一下就把零公里二手车的路子堵死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会影响出口,但实际上对正常的出海企业影响不大,更多是释放一个信号:官方要管一管出海企业的内卷行为了。

现在国际贸易环境本来就复杂,要是中企还在国外互相压价,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且内需现在有点疲软,这个问题就更敏感了。

就算是关系好的国家,也不乐意看到你只卖货不买货,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意见。现在企业出海早就不是单纯卖货那么简单了,品牌形象跟国家形象绑得越来越紧。

之前有些企业为了抢市场份额,一味降价,不考虑当地的就业、税收,也不遵守当地的劳工制度和法律,最后不仅自己栽了跟头,还影响了其他中企的名声。

真正的出海应该是融入当地,比如在当地建厂创造就业,按规定交税,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这不是要求高,而是企业出海必须经历的成长。不过反内卷在社会层面还没形成共识,就拿劳动工时来说,最近争议特别大。

中金之前在财新论坛上说,中国经济有四大优势,其中一个就是劳动力勤奋,周均工时49小时,比疫情前多了3小时,而美国同期才34小时。

生活发声改变

很多企业老板愿意把工厂留在国内,就是因为国内加班多、效率高。但另一边,北大国发院副院长的话也很实在:不减少工时、不减少内卷,没人愿意生孩子。

现在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越来越多,跟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有很大关系。普通员工周均工时超40小时,农民工甚至能到60小时以上,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精力考虑结婚生子?

未来劳动力市场要是没人了,经济增长又靠什么?这两种声音肯定都会传到决策层耳朵里,关键是能不能早点意识到社会共识的变化。

之前大家可能觉得加班多、拼一点是好事,能多赚钱、能促进经济增长,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生活质量,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要是还抱着老观念不放,不仅会让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更低,还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活力。

回到8月工业利润增长这个事儿上,20.4%的涨幅确实亮眼,但我们不能只看数字,更要看到数字背后的问题:利润增长集中在少数行业,中下游传导不畅,出口领域还面临内卷风险,社会层面的工时争议也没解决。

反内卷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靠几个政策就能搞定的,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一起努力。

对企业来说,要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拼服务”,出海的时候多考虑长远发展,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市场份额。

对政府来说,要在管控内卷和保障企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既防止不公平竞争,又不影响市场活力。

对社会来说,要慢慢形成新的共识,比如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有这样,工业利润的增长才能持续,出口才能走得更稳,整个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是还停留在之前的内卷模式里,就算短期能看到增长,长期来看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波反内卷的风,吹得正是时候,关键要看能不能吹到点子上,吹出真正的改变。

结语:

出现如今这样的改变,也在证实着我们生活上的变化。以往大家总是用健康换钱,现如今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也越来越被人重视。

而这也就是我们能预见到的最好的改变,毕竟谁不想用少的工作量换取更多的工资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巨变   利润   发生   企业   工时   行业   工业   社会   小时   重视   领域   共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