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薅到秃,绝了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导读

近几日网络上关于“密码箱诈骗”的讨论可谓是热火朝天,这种新型骗局让不少人心有余悸。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骗子能把一个简单的卖书行为变成一场复杂的骗局?而这个过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操控?快来看看网友们是如何揭开这个骗局的真相,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防骗技巧!

曝光骗局的过程

前段时间,一则密码箱诈骗的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开始主动寻找新的骗局,以前遇到的骗局也开始重新翻出来讨论,甚至还开始研究起如何识别骗子的手法。

从最初的简单的“诈骗预警”,到后来网友们互相分享起自己如何识别骗局、甚至如何薅诱饵的技巧,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增强保护意识的过程。

而当一些中老年人上当受骗后,他们的子女发现后也开始纷纷为父母曝光此骗局,带着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骗局,从而也导致了“密码箱诈骗”逐渐浮出水面。

这也引起了很多网友们的好奇,评论区从原本的“诈骗预警”变成了“上当心得交流”,甚至还有一些人将自己上当后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新型骗局。

更有甚至,一些技术流的网友们还主动开始分享起开锁教程来,声称要帮助那些上当受骗的人撬开密码箱,夺回书籍,以揭穿这个骗局。

反诈事件

这个事件其实反映出了如今网络诈骗手法的日益狡猾,不仅仅是用钱来诱惑,甚至还利用了人们的一些心理特征进行诱导,而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法,广大网友们也应该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不过虽然有些网友在这个事件中获得了密码箱,成功撬开了箱子,但对于那些被骗后没有得到密码箱的人来说,这样的反诈方式可能就显得有些不太友好了。

就像有些网友所说的:“我本来是想了解这个密码箱诈骗的,结果一不小心还被划到了技术流了,我自己都没有学会怎么破解,反倒还要帮那些被骗的人去破解。”

这样的反应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网络社区的力量和智慧,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也在互相交流如何避免被骗的方法,这样的集体反应,也恰恰说明了如今网友们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了。

那么这个“密码箱诈骗”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骗子直播卖书

据悉,这个“密码箱诈骗”最开始是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出现的,起初的时候是有一个骗子声称以两块钱一本的价格出售书籍,吸引了不少买家前来购买。

起初,买家们购买后确实收到了书籍,并且书籍质量也都不错,这也让更多的人相信这个卖书的账号是真的,从而大量买家涌入进行购买。

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骗子就开始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密码箱,并且还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书籍,从而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当买家收到货时,却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真正的书籍,而是一些便宜的小册子而已。

买家们一怒之下开始要求退款,但这个骗子却玩起了失联,一时间买家们陷入了无尽的打击之中。

更过分的是,这个骗子在失联后还开启了新的账号继续进行卖书,直至今年4月为止,一共卖出了4万多本书籍,金额高达近80万元,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锁住了的密码箱。

当买家们提出要退款时,这个骗子还声称书籍早已放进密码箱内锁住,不可能退款,只能提供“打款退款”,这样一来买家们又陷入了另一个骗局之中。

这整个事件最终演变成了“赛博赌石”,许多网友们也是对这个新型骗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想要试试运气,有的人甚至一口气就购买了多个密码箱。

其中,有人获得了真正的书籍,有人则没有如愿以偿,但无论结果如何,大家都对这个新兴骗局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结语

这起“密码箱诈骗”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诈骗的狡猾,更体现了网友们团结互助的力量。大家在分享经验、互相帮助的也提升了自己的防骗意识。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记得点赞支持哦!

文|小时讲电影

编辑|小时讲电影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科技   骗局   羊毛   老年人   年轻人   密码箱   网友   骗子   书籍   事件   过程   手法   网络   买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