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倒闭200家餐饮店!客流涌向深圳广州,香港老字号批量关门

厉叔这边文章主要阐述了香港茶餐厅的辉煌与陨落,为什么香港内部人员更愿意来大陆消费。

莲香楼的门口,木制的招牌下飘逸着淡淡的茶香,过去,中秋前一个月,这里的月饼柜台前排队的人能排到两条街之外,一辆辆点心推车来回穿梭,沙爹肠粉、凤爪、烧麦香气扑鼻,每张桌子都围满了人。而如今,人潮早已不知所踪,就连桌椅也落了灰。

2022年,这家创立于清朝末年的百年老店一度停业,短暂复开后仍撑不过几轮账单,最终悄无声息地熄灯。

莲香楼并不是唯一一个从辉煌到没落最终关门大吉的,半年内接近200家香港餐饮老字号关门,连锁的、独立的、街角巷尾的,统统倒下。

海皇粥店曾创下单日卖出1.6万碗粥的纪录,30多家门店从早到晚忙得不见人影。2025年5月,这家33年历史的品牌宣布全线停业;同年9月,那个不少港人从孩童吃到成年的早茶地标的名都酒楼,也宣布结业。

拥有44年历史的茶餐厅老店金装炖奶佬也接连倒下,这家承载着诸多记忆的餐厅,其最后一家门店于5月29日悄然谢幕,仿佛一段旧时光就此画上句点。

卖冰皮月饼起家的大班面包西饼在6月全线结业,退出内地市场之后营收骤减七成,连带门店也关了个干净,过去支撑香港人三餐一点、节庆喜宴、街头宵夜的那一排排金字招牌,如今成了记忆。

这些曾经风光的老字号茶餐厅,并不只是依靠回忆来堆砌的,像珍宝海鲜坊这类海上食府,电影《食神》《无间道》《龙虎斗》都曾借景拍摄,屹立港岛40年,整艘船灯火辉煌,招待过无数明星名流和家庭宴席。

又比如兰芳园,曾经是周润发最经常去的奶茶店,“丝袜奶茶”这个名词最早就是由这里流传出来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这些品牌逐渐融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成为了香港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惜的是,这种门庭若市的光景并没有持续太久,2025年上半年,《香港经济日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大约290家店铺停业,其中近七成是餐饮行业。

不少本地食客不再在老店消费,原因并不复杂。周末时分,前往内地就餐已然成为众多香港人的“常规之举”,他们热衷跨越地域,奔赴内地探寻美食,开启惬意周末。

2024年全年,香港出境游人次达1.05亿,其中超过8000万人次选择北上,占比超过七成。在港吃一顿快餐要价50港元起,到了深圳,这个价格能享用一顿涮肉锅、再加一杯奶茶和水果。根据港媒统计,光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总额就高达557亿港元,人均支出达到680港元。

如今,连锁快餐企业大家乐、大快活也都纷纷发出盈利预警,业绩报告中明确提及到“本地消费减少”“客流量大幅度流失”,并且这一趋势仍旧在持续,诸多行业面临危机。

除了顾客流失之外,租金与人力也是压倒老店的一项重大因素,在香港云咸街,一家仅45平方米的小铺,每月租金高达6.2万港元;中环核心商圈的某些商铺,93平方米的月租高达25万港元,折合每平方米租金达到2460港元,寸土寸金在香港不只是形容词,而是每天写在账本上的硬成本。

与此同时,伴随企业发展等诸多因素,员工薪资也呈现出水涨船高的势态。按最低工资条例,每小时为42.1港元,一个月工作24天,8小时制,能拿到8083港元,但这还招不到人。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月薪为19395港元,折合人民币超1.7万元,许多中小型餐饮企业根本承担不起。

高成本的付出让店家不得不加快翻台效率,一些餐厅规定十分钟之内必须点完菜,30分钟内必须吃完,一桌用餐的人刚放下筷子,服务员就立刻去收盘、扫地、催离席,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效率是提升了,但是消费者的体验感却大幅度下降了。

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服务态度恶劣。去餐厅点饮品,服务员冷漠回答“我不知道”,转身就走;在有“回头客最多”招牌的老店里,服务员叫三次也不回应,饮料得等主食吃完才送上。

有些店铺门口贴着大幅规则告示:人齐才能入座、一港元等于一人民币、仅收现金、不接受电子支付、禁止外带、违者每人罚款100港元、强制计入服务费、拼桌不容易,这种用制度压榨顾客的做法,在讲求体验的消费时代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

当一众老字号于困境中艰难苦撑之际,内地品牌正不动声色地攻城略地,悄然抢占市场份额,自2020年起,海底捞、太二、喜茶、蜜雪冰城等一批品牌陆续入港,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60个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开设门店,涵盖火锅、烤肉、酸菜鱼、奶茶、小吃等多个品类。

这些品牌普遍采用标准化运营,中央厨房统一供货,食材成本更低,管理更系统,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服务上普遍更有耐心,门店环境更现代。比如蜜雪冰城,一杯柠檬茶仅售9港元,相比于港式茶餐厅20港元的冻柠茶,要实惠的多。

价格低、体验佳,加上品牌年轻、社交属性强,很快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老字号的优势逐渐被削弱,原本赖以生存的街坊情怀在流水线运营和市场竞争中逐渐失效。

不过,也有老字号的失败并非市场使然,大班面包西饼就栽在“公关翻车”上。创始人之子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表支持乱港分子的言论,引起巨大争议。随后,其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下架,多家超市终止合作,失去内地市场的资源以后,大班面包西饼的销售额直接暴跌,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最终在2025年6月,该品牌宣布全线结业,彻底在市场上消失了踪迹。

老字号港式茶餐厅的陨落是想干餐饮生态急剧变化的缩影,从明星拍戏的取景地再到顾客流失的冷清店铺,从排队两条街的柜台再到桌椅落满灰尘的关门大吉,他们见证了时代的饭桶,也被时代所淘汰。

消费者还在,但选择变了。价格、体验、服务、口碑,这些都不能靠情怀维系,老招牌固然珍贵,但时代的餐桌,不会等一个不肯改菜单的人。

厉叔认为,香港老式茶餐厅倒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能及时的转变,而香港内部人员来到大陆消费的主要原因是,香港服务行业态度太差,厉叔主要以偏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商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你们认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客流   老字号   香港   广州   深圳   关门   批量   涌向   半年   餐饮店   港元   品牌   茶餐厅   内地   奶茶   时代   老店   大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