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承载着深厚人文关怀与健康提醒的月份。在欢度国庆佳节的同时,我们迎来了一系列关乎全民健康的重要纪念日与节气。这些特殊的日子,如同一个个温馨的提示,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勿忘关爱身心,传递医学温暖,共筑健康防线。
全国敬老月与国际老人节共同倡导“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旨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加强对老年人关爱帮扶,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倡导知晓自身血压,规律监测,低盐饮食,适量运动,规范治疗,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
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减轻社会歧视和防止“污名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
世界关节炎日(10月12日):核心在于“关爱关节,且行且珍‘膝’”。“世界关节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世界血栓日(10月13日):强调“知栓防栓,动享健康”。久坐、手术后等均为高危因素,了解血栓症状(如单侧肢体肿胀),鼓励主动活动,预防“隐形杀手”。
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0日):主题常为“强健骨骼,远离骨折”。从青少年期开始储备骨量,中老年期注重钙与维生素D的补充、进行适度负重运动,是预防的关键。
世界卒中日(10月29日):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确定的全球核心口号为:“Every Minute Counts. Know the signs of stroke. Act FAST.”(分秒必争,识别卒中,快速行动);我国主题为“尽早识别 立刻就医”。牢记“中风120”识别法(1张脸不对称,2只手臂单侧无力,0听言语不清),一旦怀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时间就是大脑。
世界乳腺癌宣传月/世界乳腺癌防治宣传日(10月18日):核心信息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鼓励适龄女性进行定期乳腺自查与临床筛查(如乳腺超声、钼靶),提高防治意识,关爱女性健康。
世界造口日(10月4日):主题是“invisible disabilities:visibie support”,含义为“隐形的残疾:可见的支持”。旨在关注造口患者的身心康复与生活质量,消除社会偏见,提供专业护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世界更年期关怀日(10月18日):倡导“理解与关爱,平稳度更年”。认识更年期是女性的自然生理阶段,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心理调适支持和症状管理方案,提升中老年女性生活品质。
世界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主题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男性主动健康”。提醒男性关注自身生理与心理健康压力,定期体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承担起家庭与社会责任。
世界视觉日(10月9日):主题是“爱护你的双眼(Love Your Eyes)”,共同呼吁大众关注可预防盲症与视力损伤问题,倡导定期眼检查,减少长时间用眼疲劳,防控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守护“心灵之窗”。
国际盲人节(10月15日):强调“科技赋能,融合共享”。致力于盲症防治,提高盲人福利,使盲人能完全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国际论坛交流盲人工作经验。
世界银屑病日(10月29日):旨在“消除歧视,科学认知与治疗”。银屑病不传染,需要规范治疗与长期管理。呼吁社会给予患者更多理解与包容,减轻其心理负担。
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10月11日):主题预计为“缓和医疗,生命末期的温暖陪伴”。旨在推动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的全球年度联合行动日。缓和医疗作为一种跨学科照护模式,可以减轻患有严重疾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与健康相关痛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全国疼痛周(10月14-20日)/世界疼痛日(10月13日):核心是“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正视急慢性疼痛,积极寻求规范化疼痛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作业治疗日(10月27日):强调“学而知之、知而行之、行而恒之(Occupational Therapy in Action)”。作业治疗帮助因伤病导致功能障碍者重新获得生活、工作、学习的能力,是康复医学中充满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
世界保健日(10月13日):提醒“健康投资,受益终身”。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全球洗手日(10月15日):主题为“做个洗手英雄”。强调培养并支持全球和区域用肥皂洗手的文化,关注各个国家的洗手状况,加大对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好处的宣传。
世界脊柱日(10月16日):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由WFC(World Federation Of Chir-opractic)联合800多个国际官方组织发起,旨在呼吁全世界提高对脊柱疾病防治的认识,强调每一个人都应关注脊柱健康。
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2日):旨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调传统医药在现代社会的人类健康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传统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价值,推动其与现代医学更好结合,服务人民健康。
国际口吃日(10月22日):呼吁“听见我,理解我”。增进公众对口吃的认识,消除嘲笑与歧视,为口吃者创造包容、耐心的沟通环境。
“寒露惊秋晚,霜降人间秋色深”。节气变化提醒我们关注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寒露后,气温下降,空气干燥,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足部保暖;饮食宜润燥,可适当食用芝麻、蜂蜜、梨等。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大,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高发期,需适时添衣,加强锻炼,保持心态平和。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也是幸福的源泉。十月里这些特殊的日子,不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情感的连接。它告诉我们,医学不仅是治愈疾病的技术,更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从关爱一老一小,到关注特定病患群体;从预防慢性疾病,到倡导健康生活;从身体功能的康复,到生命末期的尊严——每一个卫生健康日背后,都闪耀着对生命全周期的尊重与关怀。
让我们共同行动,将这些健康提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一份关注,少一份忽视;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偏见;多一份行动,少一份遗憾。在这个秋天,播撒健康的种子,收获身心的安宁,让温暖与健康同行。
作者:陈泽明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朱天乐
校对:董秀娟
审核:崔乐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