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安科技工作者致敬行动》
开栏语
当雁塔晨钟与实验室的仪器嗡鸣交织,当古城墙根的创新灵感跃然于精密图纸,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涌动着澎湃的科技浪潮。在第九个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来临之际,西安市科协特别推出“2025西安科技工作者致敬行动”专栏,将笔触对准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与科创团队,带您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他们与时代共振的奋斗故事。
将一幅画铺在设备平台上,光源在画面上随机选取几个点,十几分钟后,即能出具这幅画的权威艺术品鉴证报告。全程看似简单,背后却是一系列复杂且富有科技含量的鉴证过程。归国创业10年间,陕西京兆祥和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兆祥和”)首席科学家李晟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创新研发图像和光源技术,创立艺术品智能大数据,率先改写我国艺术品鉴证领域没有技术标准的历史。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站在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李晟敏锐的看到,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真正解决用户需求、距离场景和数据更近的方案,才会拥有大模型的未来。因此,李晟着力打造具有“算力调配+开源大模型+MOE专家模型+行业数据+垂直场景”的行业人工智能服务平台,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用数字科技激发传统文化新生
西安,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成就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双向奔赴”,也让李晟在这里找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结合点。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艺术品鉴证单纯依靠专家的眼力和经验。但传统的仅靠经验鉴定的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难以解决艺术品真假难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给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李晟出生于三代华侨世家,是我国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针对我国艺术品鉴定缺乏技术标准体系的现状,创办了京兆祥,用实干和努力打响了一场科技创新“攻坚战”。
李晟自筹资金,针对中国艺术品特点定向研发鉴证溯源技术,尝试找到与中国书画匹配的鉴证光源。研发之路,道阻且长。最终经过上万次的试验和实践,李晟终于研发出超高显色指数下连续调节光源色温的技术方法,不仅彻底结束了我国艺术品鉴证单纯凭借眼力、依靠经验的局面,还以弯道超车的形式让我国艺术品图像技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而这,只是京兆祥和目前能够提供的800余项测试服务中的一项,极大的激发了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让艺术品在交易的过程中真正可以传承有序。
用科技改变传统产业数智转型技术空心
在创新研究和产业实践中,针对基层劳动者就业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难等痛点,李晟聚焦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紧缺技术,针对线上真实身份+意愿识别等场景,研发全卷积神经网络多尺度人脸检测等核心技术,以弯道超车的形式打破外国技术长期垄断,使我国相关领域垂直人工智能跻身世界前列。在行业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李晟主导研发了智能产教融合系统、智能数字经济园区、智能数币等应用平台,完善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服务”三大功能,为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晟用科技创新践行了科技强国的理念,也用科技成果转化和场景应用助力了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和升级。多年来,李晟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实践累计服务4000多家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惠及100多万就业者,先后荣获中组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专家、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骨干英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团中央强国青年科学家、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西安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END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