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由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甘肃省中医院承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名中医张志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修班”在甘肃省中医院顺利举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机构的10位知名专家,围绕敦煌医学、舌诊脉诊及张志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展开授课。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200余名中医药工作者参加研修和交流。

开班仪式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在致辞时指出,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希望以举办此次研修班为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强化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促进中医药经验的守正创新和薪火相传。

甘肃省中医院院长、全国名中医张志明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同时以“数字化舌诊驱动中西医融合的精准临床实践”为题作了专题辅导报告,系统阐释了舌诊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中的前沿应用,分享了传统舌诊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开班仪式由省中医院副院长罗向霞主持。

在学术报告环节,甘肃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李金田教授以“敦煌医学的定义、特点与价值”为题,深入剖析了敦煌医学在功法锻炼、预防保健及疾病诊疗等方面的学术价值。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院长万生芳教授从《中医诊断学》理论出发,阐述了基于舌诊与脉诊的中医辨证思维及其临床优势。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医学院院长陈少东教授通过线上介绍了舌象在慢性肝病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甘肃省中医院副院长罗向霞教授围绕“治血与治水结合的中医治法”主题,分享了活血利水法治疗眼底出血类疾病的临床经验;肾病科主任李建省主任医师结合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理论,总结了张志明教授从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思路;肿瘤科主任黄邦荣主任医师以陷胸和胃汤为例,探讨了张志明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及“通降调枢”法的临证应用;内分泌科主任张东鹏主任医师解析了张志明教授治疗失眠的学术思想并分享典型医案。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俊宏教授系统讲解了“胃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融合了国医大师周信有及全国名中医张志明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院院长雍文兴介绍了温针灸法在寒证、湿证、虚证及痛证中的广泛应用。

据悉,本次研修班以系统总结并推广张志明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核心,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人才专业素养提升两大目标。期间,多位专家带来精彩报告,为学员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中医药学术盛宴。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学员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认知,更搭建起甘肃省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为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审核|宣传统战处 张德宏
责编|宣传统战处 郑访江 阳嵘莎
编辑|宣传统战处 范馨
供稿|全国名中医张志明传承工作室 沈雁云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